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古比雪富水电站场地振动案例 | 第10页 |
1.1.2 黄金坪水电站场地振动案例 | 第10-11页 |
1.1.3 溪洛渡水电站制冰楼振动案例 | 第11页 |
1.1.4 向家坝水电站场地振动案例 | 第11-12页 |
1.1.5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概况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泄洪诱发结构振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场地振动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水弹性模型试验设计 | 第18-34页 |
2.1 模型试验简介 | 第18页 |
2.2 模拟原理 | 第18-19页 |
2.3 水弹性模型模拟范围计算 | 第19-27页 |
2.3.1 乌东德大坝概况及模拟参数 | 第19页 |
2.3.2 地基模拟范围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19-22页 |
2.3.3 坝肩基础模拟范围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4 坝肩基础材料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23-26页 |
2.3.5 基础材料按角度削切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3.6 类似工程模型基础模拟范围对比 | 第26-27页 |
2.4 模型制作与隔振 | 第27-30页 |
2.4.1 模型材料的研制 | 第27-28页 |
2.4.2 模型场地隔振 | 第28-30页 |
2.5 试验与测试 | 第30-34页 |
2.5.1 试验工况设置 | 第30-31页 |
2.5.2 测点布置 | 第31-32页 |
2.5.3 测试系统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乌东德水弹性模型地基及场地振动分布特性研究 | 第34-64页 |
3.1 流量大小对水垫塘振动分布影响研究 | 第35-40页 |
3.2 开孔方式对水垫塘振动分布影响研究 | 第40-57页 |
3.2.1 不同表中联合泄洪方式振动分布比较 | 第40-44页 |
3.2.2 表中联合泄洪和表孔泄洪振动分布比较 | 第44-47页 |
3.2.3 表孔、中孔、表中联合泄洪振动分布比较 | 第47-51页 |
3.2.4 表孔泄洪和中孔泄洪振动分布比较(双孔) | 第51-55页 |
3.2.5 表孔泄洪和中孔泄洪振动分布比较(单孔) | 第55-57页 |
3.3 不同振动分布归纳总结 | 第57-60页 |
3.4 频域分析 | 第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4页 |
第四章 泄洪减振优化研究 | 第64-74页 |
4.1 小流量表孔局开泄洪减振优化研究 | 第65-67页 |
4.2 来流低于表孔全开泄量时泄洪减振优化研究 | 第67-69页 |
4.3 来流介于表孔全开泄量和中孔全开泄量时泄洪减振优化研究 | 第69-71页 |
4.4 来流大于中孔全开泄量时泄洪减振优化研究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8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