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农业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总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6-17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第18-22页
    2.1 供应链金融理论第18-19页
        2.1.1 供应链与农业供应链内涵与定义第18页
        2.1.2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定义第18页
        2.1.3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1.3.1 团体贷款理论第18-19页
            2.1.3.2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第19页
            2.1.3.3 委托代理理论第19页
    2.2 资产证券化理论第19-22页
        2.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特征第19-20页
            2.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第19-20页
            2.2.1.2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第20页
        2.2.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2.2.2.1 资产重组原理第20页
            2.2.2.2 风险隔离原理第20页
            2.2.2.3 信用增级原理第20-22页
第三章 金融机构视角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第22-28页
    3.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金融机构实践第22-23页
        3.1.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2-23页
        3.1.2 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实践第23页
    3.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与金融机构实践分析第23-28页
        3.2.1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第23-24页
        3.2.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实践第24-25页
        3.2.3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分析第25-28页
            3.2.3.1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实践第25-26页
            3.2.3.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实践第26-28页
第四章 农业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第28-34页
    4.1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分析第28-29页
        4.1.1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分析第28页
        4.1.2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第28-29页
    4.2 涉农及农业供应链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第29-34页
        4.2.1 农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第29-31页
            4.2.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第29-31页
            4.2.1.2 中国农业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第31页
        4.2.2 农业供应链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第31-34页
            4.2.2.1 国内首单信托助农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分析第31-33页
            4.2.2.2 国内首单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助农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分析第33-34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中和农信公益小额贷款2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第34-43页
    5.1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介绍第34-35页
    5.2 交易结构概述第35页
    5.3 基础资产介绍第35-37页
        5.3.1 基础资产筛选标准第35-36页
        5.3.2 基础资产构成第36-37页
    5.4 案例分析第37-43页
        5.4.1 发起人融资驱动力分析第37-38页
        5.4.2 资产池稳定性分析第38-40页
        5.4.3 循环交易结构分析第40页
        5.4.4 专项计划分配分析第40-41页
        5.4.5 破产隔离设计分析第41页
        5.4.6 风险分析第41-43页
            5.4.6.1 信用风险第41-42页
            5.4.6.2 利率风险第42页
            5.4.6.3 流动性风险第42页
            5.4.6.4 现金流预测风险第42页
            5.4.6.5 破产隔离风险第42-43页
第六章 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案例验证第43-48页
    6.1 信用风险计量第43-44页
        6.1.1 传统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第43页
        6.1.2 现代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第43页
        6.1.3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评估第43-44页
    6.2 信用风险模型在资产证券化中的应用第44-46页
        6.2.1 以Merton期权定价模型为理论基础的KMV模型第44-45页
        6.2.2 信用风险模型在资产证券化中的应用第45-46页
    6.3 信用风险模型对案例的违约概率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6-48页
        6.3.1 信用风险模型的案例违约概率检验第46-47页
        6.3.2 案例结果分析第47-48页
第七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分析第48-51页
    7.1 .资产服务机构参与度分析第48-49页
    7.2 资产收益率与票面利率的利差分析第49页
    7.3 农业龙头核心企业参与度分析第49-51页
第八章 建议与结论第51-55页
    8.1 提升农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服务机构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资产服务能力第51-52页
    8.2 优化资产收益率与票面利率,降低农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成本第52页
    8.3 提升农业龙头核心企业自身的资产服务能力和标准化资产形成能力第52-53页
    8.4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B银行为例
下一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量化投资策略研究--盈利加仓模型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