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反应堆堆芯中子模型概述 | 第12-20页 |
2.1 链式裂变反应与堆芯临界条件 | 第12-14页 |
2.2 堆芯内的中子循环 | 第14-15页 |
2.3 分群扩散理论 | 第15-16页 |
2.4 多群方程及其群常数的计算 | 第16-19页 |
2.4.1 多群扩散方程 | 第16页 |
2.4.2 群常数的计算 | 第16-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VVER-440堆芯模型的建模 | 第20-32页 |
3.1 APROS Nuclear仿真软件简介 | 第20页 |
3.2 APROS Nuclear内中子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20-26页 |
3.2.1 双能群三维模型的搭建 | 第20-25页 |
3.2.2 反应堆堆芯内释热量的计算 | 第25-26页 |
3.3 APROS Nuclear堆芯中子模型内毒物浓度的计算 | 第26-31页 |
3.3.1 裂变产物~(135)Xe与~(149)Sm的中毒 | 第26-27页 |
3.3.2 裂变产物~(135)Xe与~(149)Sm衰变链的简化 | 第27-29页 |
3.3.3 同位素~(135)Xe,~(135)I,~(149)Sm与~(149)Pm的计算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APROSNuclear内中子模型与热工水力模型的耦合 | 第32-40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求解算法 | 第32-33页 |
4.3 温度效应与反应性控制 | 第33页 |
4.4 反应性系数对反应堆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8页 |
4.4.1 燃料温度系数 | 第35-36页 |
4.4.2 慢化剂温度系数 | 第36-37页 |
4.4.3 空泡系数 | 第37页 |
4.4.4 功率系数 | 第37-38页 |
4.5 温度系数的计算 | 第38-3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57页 |
5.1 基于Apros Nuclear搭建的VVER-440基本结构 | 第40-44页 |
5.1.1 VVER-440堆芯模型简介 | 第40-42页 |
5.1.2 VVER-440堆芯控制系统模型简介 | 第42-44页 |
5.2 反应堆稳态运行过程 | 第44-48页 |
5.2.1 主要运行参数 | 第44页 |
5.2.2 反应堆堆芯整体通量密度与功率分布 | 第44-48页 |
5.2.3 反射层附近中子通量密度 | 第48页 |
5.3 反应堆启堆过程中快中子与热中子通量变化 | 第48-51页 |
5.4 反应堆功率调节 | 第51-52页 |
5.5 反应堆中毒 | 第52-55页 |
5.5.1 启堆过程~(135)I与~(135)Xe的浓度变化 | 第53页 |
5.5.2 停堆过程~(135)Xe浓度变化对堆芯内反应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5.5.3 ~(135)Xe浓度变化与中子通量密度的关系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7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