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面向集成异构平台的负载分析与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3页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第10-18页
        1.1.1 集成异构处理器的发展过程第11-13页
        1.1.2 并行编程模型第13-16页
        1.1.3 不规则的程序第16-18页
    1.2 集成异构平台程序运行面临的关键问题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贡献第19-23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本文的组织及各章内容简介第20-21页
        1.3.3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21-23页
第2章 相关工作第23-38页
    2.1 集成架构上的相关研究第23-28页
        2.1.1 针对通用程序的研究第23-25页
        2.1.2 针对特定应用程序的研究第25-27页
        2.1.3 涉及硬件的研究第27-28页
    2.2 异构体系结构上的数据划分第28-30页
    2.3 不规则程序在异构体系结构上的优化第30-31页
    2.4 性能模型第31-32页
    2.5 不规则负载的存储格式第32-36页
    2.6 常用的异构平台基准测试程序集第36-38页
第3章 集成架构多设备混合运行性能分析第38-57页
    3.1 集成架构混合运行的程序设计第39-40页
    3.2 任务负载分析第40-41页
    3.3 实验与分析第41-52页
        3.3.1 实验平台第41-42页
        3.3.2 混合运行实验结果第42-46页
        3.3.3 性能降级分析与优化第46-52页
    3.4 集成架构上的功耗分析第52-55页
    3.5 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集成架构性能预测第57-67页
    4.1 预测模型第57-59页
    4.2 程序类型预测第59-63页
        4.2.1 训练模型建立第60-61页
        4.2.2 预测模型分析第61-63页
    4.3 预测模型应用第63-64页
    4.4 数据划分点预测第64-66页
    4.5 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不规则程序的优化第67-91页
    5.1 观察与发现第68-71页
        5.1.1 集成架构执行模型第68-70页
        5.1.2 理解粗粒度数据划分的低效性第70-71页
        5.1.3 自动细粒度划分需求第71页
    5.2 FinePar框架工作第71-77页
        5.2.1 整体介绍第71-72页
        5.2.2 为实现细粒度划分的代码转化第72-75页
        5.2.3 性能建模第75-77页
        5.2.4 在线调试第77页
    5.3 FinePar评测与分析第77-86页
        5.3.1 实验环境第78-79页
        5.3.2 FinePar实验结果第79-81页
        5.3.3 实验结果分析第81-83页
        5.3.4 性能模型准确性分析第83-85页
        5.3.5 性能开销分析第85-86页
    5.4 细粒度划分方法讨论第86-90页
        5.4.1 建立更复杂的模型第87-88页
        5.4.2 进一步细粒度划分第88-90页
        5.4.3 应用范围第90页
    5.5 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1-94页
    6.1 总结第91-92页
    6.2 进一步工作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金行业中借贷用户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下一篇: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反向散射信号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