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2.1.1 裕固族概述 | 第12页 |
2.1.2 传统体育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3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 第13页 |
2.1.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5 裕固民族体育文化的界定 | 第14-15页 |
2.2 国内研究 | 第15-18页 |
2.2.1 国内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 第15页 |
2.2.2 国内关于裕固族及裕固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 第15-18页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2 实地考察法 | 第18页 |
3.2.3 逻辑推理法 | 第18-19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9-38页 |
4.1 裕固族传统体育概述 | 第19-22页 |
4.1.1 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 | 第19页 |
4.1.2 肃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第19-22页 |
4.2 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4.3 对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现状 | 第23-25页 |
4.3.1 生活实践是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理性接纳的基础 | 第23-24页 |
4.3.2 文化认可是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理性接纳的必然选择 | 第24-25页 |
4.4 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 | 第25-30页 |
4.4.1 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4.4.2 裕固族传统体育学校开展现状 | 第26-27页 |
4.4.3 裕固族传统体育人才储备现状 | 第27-28页 |
4.4.4 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 第28-30页 |
4.5 当代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困境 | 第30-32页 |
4.5.1 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危机 | 第30页 |
4.5.2 裕固族传承必备条件的匮乏,导致传统体育传承出现断层 | 第30-31页 |
4.5.3 学校传承力度不足,乡土教材普及率不高 | 第31-32页 |
4.5.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逐步消亡 | 第32页 |
4.6 对策与建议 | 第32-38页 |
4.6.1 消除不利因素,为体育文化传承开创新局面 | 第32-33页 |
4.6.2 在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重新塑造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 第33-34页 |
4.6.3 传承人的培养从青少年抓起 | 第34页 |
4.6.4 编著有本土文化特点的教材 | 第34-35页 |
4.6.5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保护 | 第35页 |
4.6.6 以旅游为载体,非物质遗产保护为契机,进行传承与保护 | 第35-36页 |
4.6.7 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全民健身机制 | 第36-3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8-39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1.1 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参与主体由主动参与变被动邀请 | 第38页 |
5.1.2 在传承中对创新认识不足 | 第38页 |
5.1.3 传承人的断层 | 第38页 |
5.1.4 学校传承教育力度不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