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理论力学(一般力学)论文--动力学论文--多体系统动力学论文

考虑球铰间隙与柔性构件的空间多体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介绍第14-21页
        1.2.1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第14-15页
        1.2.2 含间隙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第15-17页
        1.2.3 含间隙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第17-21页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第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第2章 含间隙球铰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4-46页
    2.1 多体系统中单元体的描述第24-26页
    2.2 间隙球铰模型第26-33页
        2.2.1 间隙球铰模型描述方法第26-28页
        2.2.2 间隙铰数学模型第28-32页
        2.2.3 间隙球铰内部球和球座间的运动模式及其判别第32-33页
    2.3 间隙球铰接触模型第33-42页
        2.3.1 法向接触力模型第34-39页
        2.3.2 切向摩擦力模型第39-42页
    2.4 含间隙球铰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42-44页
        2.4.1 多体系统约束方程的建立第42-44页
        2.4.2 含间隙铰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含间隙球铰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第46-64页
    3.1 含间隙球铰空间四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3.1.1 含间隙球铰空间四连杆模型第46-47页
        3.1.2 含间隙球铰空间四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第47-49页
    3.2 间隙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第49-53页
    3.3 不同间隙尺寸的影响分析第53-58页
    3.4 不同驱动速度的影响分析第58-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含柔性间隙球铰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第64-94页
    4.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第64-67页
        4.1.1 柔体在多体系统中的描述第64-66页
        4.1.2 含间隙铰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第66-67页
    4.2 含新型柔性间隙球铰空间四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第67-70页
        4.2.1 含弹性衬套的柔性间隙球铰模型第67-69页
        4.2.2 含柔性间隙球铰的空间四连杆机构动力学方程第69-70页
    4.3 柔性间隙球铰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第70-74页
    4.4 不同间隙尺寸对柔性球铰机构的影响第74-81页
    4.5 不同驱动速度下柔性球铰机构的动力学响应第81-87页
    4.6 不同摩擦系数对柔性球铰机构的影响第87-92页
    4.7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5章 含间隙球铰多体系统连续运动性能分析第94-104页
    5.1 柔性间隙球铰对系统连续运动特性的影响第94-95页
    5.2 间隙大小影响分析第95-97页
    5.3 驱动速度影响分析第97-99页
    5.4 摩擦系数影响分析第99-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6章 柔性间隙球铰多体系统与柔性连杆多体系统的比较分析第104-118页
    6.1 含柔性间隙球铰多体系统与含柔性连杆多体系统的比较分析第104-109页
    6.2 同时含柔性间隙球铰和柔性连杆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109-115页
        6.2.1 同时含柔性间隙球铰和柔性连杆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10-111页
        6.2.2 同时含柔性间隙球铰和柔性连杆的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与柔性间隙球铰多体系统结果的比较第111-115页
    6.3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性结论第118-120页
    7.2 研究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6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avier-Stokes方程与Darcy流耦合模型的mortar元算法
下一篇:低维晶格体系中的微热流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