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混凝土温度效应分析基本理论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 第16-18页 |
2.2.1 导温系数 | 第16-17页 |
2.2.2 导热系数 | 第17页 |
2.2.3 比热容 | 第17-18页 |
2.2.4 线膨胀系数 | 第18页 |
2.3 混凝土水化热理论 | 第18-22页 |
2.3.1 水泥水化热 | 第18-19页 |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第19-20页 |
2.3.3 混凝土温升三类计算法 | 第20-22页 |
2.4 温度场分析计算理论 | 第22-24页 |
2.4.1 热传导微分方程的方法 | 第22-23页 |
2.4.2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法 | 第23页 |
2.4.3 有限单元法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K3墩0号块水化热温度场实测与分析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26-29页 |
3.2.1 工程简介 | 第26-27页 |
3.2.2 K3墩0号块构造概况 | 第27-28页 |
3.2.3 K3墩0号块施工概况 | 第28-29页 |
3.3 试验用温度传感器的布设 | 第29-31页 |
3.3.1 测点布置方案 | 第29-30页 |
3.3.2 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 | 第30-31页 |
3.3.3 温度传感器数据线的引出 | 第31页 |
3.4 K3墩0号块水化热实测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3.4.1 温度测点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3.4.2 K3墩0号块横隔梁实测数据分析 | 第32-35页 |
3.4.3 K3墩0号块末端实测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K3墩0号块水化热有限元模拟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K3墩0号块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40-43页 |
4.2.1 模型参数 | 第40-41页 |
4.2.2 建模方式简介 | 第41-42页 |
4.2.3 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42-43页 |
4.3 K3墩0号块横隔梁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分析 | 第43-46页 |
4.4 K3墩0号块水化热效应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4.1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4.2 水化热温度应力分析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K3墩0号块温度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 第52-60页 |
5.1 连续箱梁桥0号块裂缝危害 | 第52-53页 |
5.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 第53-55页 |
5.3 K3墩0号块裂缝预防及治理措施 | 第55-58页 |
5.3.1 K3墩0号块温度裂缝预防措施 | 第55-57页 |
5.3.2 K3墩0号块温度裂缝治理措施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