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平衡计分卡在江苏省DG财政所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第18-23页
    2.1 绩效及绩效评价理论第18页
        2.1.1 绩效和绩效管理第18页
        2.1.2 财政部门绩效管理第18页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第18-20页
        2.2.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第19页
        2.2.2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第19-20页
    2.3 平衡计分卡在政府进行运用的意义第20-23页
        2.3.1 促进了“放、管、服“的改革第20-21页
        2.3.2 推进节约型政府的建设第21页
        2.3.3 促进内部运行机制的改善第21-22页
        2.3.4 塑造学习型政府建设第22-23页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财政部门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3-27页
    3.1 DG财政所在绩效管理中应用平衡计分卡必要性第23-24页
        3.1.1 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客观需求第23页
        3.1.2 树立正确理念的必然要求第23页
        3.1.3 构建战略管理框架的必然要求第23-24页
        3.1.4 建立科学绩效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第24页
        3.1.5 加强沟通,消除部门壁垒的必要选择第24页
    3.2 DG财政所应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的可行性第24-27页
        3.2.1 平衡计分卡和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第24-25页
        3.2.2 具有引进平衡计分卡的自身条件第25-27页
第四章 财政部门平衡计分卡体系构建第27-37页
    4.1 DG财政所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第27-28页
        4.1.1 平衡性原则第27页
        4.1.2 实用性原则第27页
        4.1.3 可操作性原则第27页
        4.1.4 全面性原则第27-28页
    4.2 DG财政所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第28-37页
        4.2.1 平衡计分卡维度设计第28页
        4.2.2 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第28-30页
        4.2.3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第30-31页
        4.2.4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第31-37页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在财政部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第37-44页
    5.1 平衡计分卡在DG财政所应用解析第37-38页
        5.1.1 关键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第37页
        5.1.2 四个维度的权重的设定第37-38页
    5.2 绩效综合评价值计算及结果分析第38-42页
        5.2.1 指标预处理第38-41页
        5.2.2 DG财政所绩效综合评价值计算第41-42页
    5.3 DG财政所应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5.3.1 权重分配可能不够合理第42页
        5.3.2 主观性指标量化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第42页
        5.3.3 数据选择可能存在着局限性第42页
        5.3.4 应用平衡计分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42-43页
        5.3.5 实施工作量大第43页
        5.3.6 单位领导管理水平不高第43-44页
第六章 解决措施及政策建议第44-48页
    6.1 确保财政所成功的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解决措施第44-46页
        6.1.1 取得上级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和认可第44页
        6.1.2 加强组织、人员和资金的有效保障第44-45页
        6.1.3 强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第45页
        6.1.4 强化绩效辅导第45-46页
    6.2 确保财政所成功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政策建议第46-48页
        6.2.1 建立部门规章制度第46页
        6.2.2 建立绩效奖励机制第46页
        6.2.3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第46页
        6.2.4 建立专门考核机构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启动条件的动态超载检测阈值调控模型研究
下一篇:山区高速公路扩散式架梁施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