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水平衡测试对“三条红线”目标的促进作用 | 第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3.1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 第11-13页 |
| 1.3.2 水资源管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3.3 用水定额制定方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3.4 水平衡测试的研究 | 第15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2章 水平衡测试法 | 第18-30页 |
| 2.1 水平衡测试的概念 | 第18页 |
| 2.2 水平衡测试原理 | 第18-20页 |
| 2.3 水平衡测试的目的 | 第20-21页 |
| 2.4 工作程序及主要材料准备 | 第21-23页 |
| 2.5 测试内容和水量测试方法 | 第23-28页 |
| 2.5.1 测试内容 | 第23页 |
| 2.5.2 水量测试的方法种类、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概括 | 第23-28页 |
| 2.6 用水单位用水合理性分析 | 第28-29页 |
| 2.7 加强水平衡测试成果的分析及运用 | 第29-30页 |
| 第3章 河北三利毛纺有限公司水平衡测试方案及用水分析 | 第30-50页 |
| 3.1 企业概况 | 第30-31页 |
| 3.2 厂区用水及供排情况 | 第31-32页 |
| 3.2.1 用水情况 | 第31页 |
| 3.2.2 排水情况 | 第31-32页 |
| 3.3 水平衡测试内容及系统划分 | 第32-35页 |
| 3.4 企业水平衡测试方案 | 第35页 |
| 3.5 各单元水平衡测试方法及结果 | 第35-42页 |
| 3.5.1 洗毛系统 | 第36-37页 |
| 3.5.2 毛线坯染系统 | 第37页 |
| 3.5.3 筒纱系统 | 第37-38页 |
| 3.5.4 巾被漂染系统 | 第38-39页 |
| 3.5.5 辅助生产系统 | 第39-41页 |
| 3.5.6 附属生产系统 | 第41-42页 |
| 3.6 企业水平衡测试结果 | 第42-45页 |
| 3.7 企业用水现状 | 第45-47页 |
| 3.8 各系统用水分析 | 第47-50页 |
| 3.8.1 洗毛系统 | 第47页 |
| 3.8.2 毛线坯染系统 | 第47页 |
| 3.8.3 筒纱系统 | 第47-48页 |
| 3.8.4 巾被漂染系统 | 第48-49页 |
| 3.8.5 辅助生产系统 | 第49页 |
| 3.8.6 附属生产系统 | 第49-50页 |
| 第4章 企业节水潜力分析及评价 | 第50-60页 |
| 4.1 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 4.1.1 定额比较法 | 第50页 |
| 4.1.2 技术评估法 | 第50-51页 |
| 4.1.3 在水平衡测试中添加技术评估法的必要性 | 第51页 |
| 4.2 定额比较法分析企业用水现状水平 | 第51-53页 |
| 4.3 企业已有的节水措施 | 第53-55页 |
| 4.4 技术评估法分析企业节水潜力 | 第55-58页 |
| 4.5 节水经济效益分析 | 第58页 |
| 4.5.1 节水设备投资预测 | 第58页 |
| 4.5.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8页 |
| 4.6 对策及建议 | 第58-6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5.1 结论 | 第60页 |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详细摘要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