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免疫学论文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植物抗病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本文符号说明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前言第9页
    1.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以及特征第9-10页
    1.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第10-11页
        1.3.1 信号识别第10页
        1.3.2 信号转导第10-11页
            1.3.2.1 水杨酸信号途径第10页
            1.3.2.2 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第10-11页
        1.3.3 防御基因的调控第11页
        1.3.4 抗性次生代谢物的积累第11页
    1.4 诱导植物抗性的激发子第11-12页
    1.5 海藻酸钠寡糖激发子第12-14页
        1.5.1 海藻酸钠寡糖来源及结构第12页
        1.5.2 海藻酸钠寡糖在植物上的生物活性第12-14页
            1.5.2.1 促进植物生长第12-13页
            1.5.2.2 缓解非生物胁迫第13页
            1.5.2.3 诱导植物抗病第13页
            1.5.2.4 其它活性第13-14页
    1.6 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DC3000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概况第14-15页
        1.6.1 植物病原菌PstDC3000以及在植株体内的增殖第14-15页
        1.6.2 烟草花叶病毒TMV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寄生过程第15页
    1.7 本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野生型拟南芥抗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 3000的防效鉴定第17-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9页
        2.1.1 培养基第17-18页
        2.1.2 供试菌株第18页
        2.1.3 供试植株第18页
        2.1.4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2页
        2.2.1 PstDC3000的培养第19页
        2.2.2 拟南芥的准备第19-20页
        2.2.3 PstDC3000的接种第20页
        2.2.4 病情指数统计第20页
        2.2.5 PstDC3000生长量的测定第20-21页
        2.2.6 RNA的提取第21页
        2.2.7 拟南芥叶片RNA的反转第21-22页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22页
    2.3 数据处理第2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2-26页
        2.4.1 AOS预处理对接种PstDC3000拟南芥的表型影响第22-23页
        2.4.2 AOS预处理拟南芥病情指数统计第23-24页
        2.4.3 AOS预处理对拟南芥叶片中PstDC3000生长量的影响第24-25页
        2.4.4 AOS预处理对PstDC3000标记基因的影响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拟南芥对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 3000抗性的机制研究第27-39页
    3.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3.1.1 供试菌株第27页
        3.1.2 供试植物第27页
        3.1.3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3.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3.2.1 PstDC3000的培养第28页
        3.2.2 拟南芥的准备第28页
        3.2.3 AOS对PstDC3000抑制活性的测定第28-29页
        3.2.4 RNA的提取第29页
        3.2.5 拟南芥叶片RNA的反转第29页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29页
        3.2.7 拟南芥叶片水杨酸和茉莉酸的提取第29-30页
    3.3 数据处理第3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3.4.1 AOS对PstDC3000生长的影响第30页
        3.4.2 AOS预处理后抗性标记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第30-31页
        3.4.3 AOS预处理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第31-33页
        3.4.4 AOS诱导拟南芥突变株对PstDC3000的防卫反应第33-38页
            3.4.4.1 AOS预处理对接种PstDC3000拟南芥的表型影响第34页
            3.4.4.2 AOS预处理后拟南芥病情指数统计第34-35页
            3.4.4.3 AOS预处理对PstDC3000标记基因的影响第35-36页
            3.4.4.4 AOS预处理后PR1的表达第36-37页
            3.4.4.5 AOS预处理后水杨酸的变化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第39-47页
    4.1 实验材料第39-41页
        4.1.1 供试植株第39页
        4.1.2 供试毒源第39页
        4.1.3 供试药剂第39页
        4.1.4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4.1.5 蛋白电泳相关试剂第40-41页
    4.2 实验方法第41-43页
        4.2.1 烟草花叶病毒的提纯第41页
        4.2.2 AOS预处理枯斑烟草及TMV接种方法第41-42页
        4.2.3 AOS预处理黄榆烟草及TMV接种方法第42页
        4.2.4 RNA的提取第42页
        4.2.5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片RNA的反转录第42页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42页
        4.2.7 BSA法测定蛋白浓度第42页
        4.2.8 Westernblot蛋白检测第42-43页
    4.3 数据处理第4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3-46页
        4.4.1 AOS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效鉴定第43-44页
        4.4.2 AOS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机制研究第44-46页
            4.4.2.1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中TMV-CP的相对表达第44-45页
            4.4.2.1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中TMV-CP的蛋白相对含量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一些农药残留测定中的应用
下一篇:黄淮北片高产抗倒冬小麦品种特征及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