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历史回溯 | 第12-19页 |
2.1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演变 | 第12-14页 |
2.1.1 地缘政治变化 | 第12-13页 |
2.1.2 地缘经济变化 | 第13-14页 |
2.2 克拉夫丘克时期(1991—1994年)俄乌关系 | 第14-17页 |
2.2.1 外交政策 | 第14-15页 |
2.2.2 矛盾重重 | 第15-17页 |
2.3 库奇马时期(1994—2004年)俄乌关系 | 第17-19页 |
2.3.1 外交政策 | 第17页 |
2.3.2 改善关系 | 第17-19页 |
第3章 橙色革命后政权俄乌关系演变 | 第19-25页 |
3.1 尤先科时期(2004—2010年)俄乌关系 | 第19-21页 |
3.1.1 橙色革命 | 第19-20页 |
3.1.2 渐行渐远 | 第20-21页 |
3.2 亚努科维奇时期(2010—2014年)俄乌关系 | 第21-23页 |
3.2.1 拉近关系 | 第21-22页 |
3.2.2 广场革命 | 第22-23页 |
3.3 波罗申科时期(2014年—)与明斯克协议 | 第23-25页 |
第4章 俄乌纠纷的前奏-天然气危机 | 第25-33页 |
4.1 俄乌三次天然气危机 | 第25-28页 |
4.1.1 俄乌能源关系 | 第25-26页 |
4.1.2 俄乌天然气冲突 | 第26-28页 |
4.2 欧盟因素 | 第28-33页 |
4.2.1 欧盟对俄能源依赖性 | 第28-29页 |
4.2.2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调整 | 第29-30页 |
4.2.3 欧盟东扩与乌克兰 | 第30-33页 |
第5章 遏制与反遏制:美俄关系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 第33-44页 |
5.1 美俄关系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 第33-36页 |
5.2 美对俄的遏制策略 | 第36-39页 |
5.2.1 联合欧盟经济制裁 | 第36-37页 |
5.2.2 削弱俄能源武器 | 第37-39页 |
5.2.3 持续推进北约东扩 | 第39页 |
5.3 俄罗斯反遏制战略与策略 | 第39-44页 |
5.3.1 巩固地缘经济合作 | 第39-41页 |
5.3.2 调整能源合作方向 | 第41-42页 |
5.3.3 组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