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概况 | 第10-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澜沧江-湄公河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建立 | 第21-41页 |
2.1 模型原理简介 | 第21-23页 |
2.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应用 | 第23-26页 |
2.2.1 数据介绍 | 第23-26页 |
2.2.2 建模结果 | 第26页 |
2.3 模型率定及验证 | 第26-33页 |
2.3.1 模型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2.3.2 站点资料驱动结果 | 第27-28页 |
2.3.3 TRMM降雨驱动结果 | 第28-30页 |
2.3.4 两种驱动模拟结果对比 | 第30-33页 |
2.4 讨论 | 第33-39页 |
2.5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气候变化对澜沧江-湄公河洪水特征的影响 | 第41-57页 |
3.1 驱动数据简介 | 第41-43页 |
3.2 洪水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3.3 降雨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50页 |
3.3.1 年均降雨量的变化特征 | 第45-46页 |
3.3.2 降雨天数及强度的变化趋势 | 第46-47页 |
3.3.3 降雨的统计分布特征变化趋势 | 第47-50页 |
3.4 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 第50-55页 |
3.4.1 气候变化对于洪水大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2 气候变化对于洪水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3 气候变化对于洪水频次的影响 | 第52-55页 |
3.5 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水库调度对洪水频率曲线的影响 | 第57-78页 |
4.1 研究数据及方法 | 第57-64页 |
4.1.1 研究数据介绍 | 第57-59页 |
4.1.2 洪水频率曲线统计指标 | 第59-60页 |
4.1.3 水库影响量化分析指标 | 第60-61页 |
4.1.4 水库调度概念化模型 | 第61-64页 |
4.2 观测数据分析结果 | 第64-68页 |
4.3 概念化模型分析结果 | 第68-73页 |
4.4 讨论 | 第73-75页 |
4.5 小结 | 第75-78页 |
第5章 耦合水库调度与气候变化的澜沧江-湄公河未来洪水分析 | 第78-97页 |
5.1 水库数据及模型设置 | 第78-81页 |
5.2 洪水变化规律 | 第81-93页 |
5.2.1 年最大洪水均值变化 | 第81-85页 |
5.2.2 年最大洪水变异系数变化 | 第85-88页 |
5.2.3 洪水频次变化 | 第88-93页 |
5.3 讨论 | 第93-94页 |
5.4 小结 | 第94-9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2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7-99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99-10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6-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