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3D打印构建复合电极及吸附Li~+/Cl~-行为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2页
    1.1 锂的作用及其意义第8页
    1.2 氯的性质及用途第8-9页
    1.3 3D打印简介第9-12页
        1.3.1 3D打印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3D凝胶打印技术第11-12页
    1.4 复合电吸附电极的研究第12-19页
        1.4.1 复合电极吸附原理第12-15页
        1.4.2 复合电吸附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3 复合吸附电极的功能化研究第18-19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19-22页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1.5.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2 实验研究部分第22-32页
    2.1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2 主要药品第23-24页
    2.3 溶液配制与测定第24-27页
        2.3.1 溶液配制方法第24-25页
        2.3.2 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测定方法第25-27页
    2.4 吸附实验第27-29页
        2.4.1 电吸附实验方法第27-28页
        2.4.2 实验装置图第28-29页
    2.5 计算方法第29-32页
        2.5.1 吸附量计算第29-30页
        2.5.2 分离系数计算第30页
        2.5.3 动力学模型第30页
        2.5.4 Zeta电位第30-31页
        2.5.5 流变性能第31-32页
3 电极前驱体与复合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第32-51页
    3.1 电极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第32-38页
        3.1.1 电极前驱体的制备第32-33页
        3.1.2 电极前驱体的表征第33-38页
    3.2 阴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38-41页
        3.2.1 阴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3.2.2 阴阳复合电极材料的表征第39-41页
    3.3 复合电极的3D打印与性能测试第41-49页
        3.3.1 3D打印机喷头的设计与改进第41-42页
        3.3.2 打印参数对成型性能的影响第42-44页
        3.3.3 电极材料的3D打印成型第44-47页
        3.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 电极前驱体与阴阳复合电极对锂、氯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第51-64页
    4.1 阴极驱体对锂、氯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第51-54页
        4.1.1 阴极前驱体PG-CQDs@HMS对锂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1-54页
    4.2 阳极前驱体对氯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4-57页
        4.2.1 CQDs/Ca-LDHs与Ca-LDHs对氯离子等阴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4-55页
        4.2.2 CQDs/LDHs与LDHs对氯离子等阴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5-57页
    4.3 阴阳电极对锂、氯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7-63页
        4.3.1 电压对阴阳电极吸附锂、氯离子的影响第57-58页
        4.3.2 电极材料在不同初始浓度下对锂、氯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3.3 电极材料对锂、氯离子循环吸附性能研究第59页
        4.3.4 电极在复合溶液中对锂、氯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印迹法制备混晶TiO2光催化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温控相转移纳米钌催化喹啉和异喹啉的选择性氢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