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复杂网络理论在交通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概述 | 第13-2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多层网络基本知识 | 第13-18页 |
2.2.1 多层网络概述 | 第13-15页 |
2.2.2 多层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 | 第15-18页 |
2.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复杂性分析 | 第18-20页 |
2.3.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协同性与拥堵性 | 第18-19页 |
2.3.2 现有构建城市交通网络模型的常用方法 | 第19-20页 |
2.4 城市交通重要性设施研究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耦合网络结构特性分析 | 第21-36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网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1-24页 |
3.2.1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线路网结构特性 | 第22-23页 |
3.2.2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站点分布情况 | 第23-24页 |
3.2.3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线路绕行情况 | 第24页 |
3.3 公交-地铁耦合网络及其投影网络构建 | 第24-28页 |
3.3.1 公交-地铁耦合网络模型 | 第25-26页 |
3.3.2 投影网络模型 | 第26-28页 |
3.4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耦合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 第28-32页 |
3.5 南京市区公共交通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 第32-35页 |
3.5.1 公交、地铁网络连边机制 | 第33-34页 |
3.5.2 公交与地铁网间协同情况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考虑地理位置属性的交通网络影响力站点发现 | 第36-48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公交-地铁耦合网络站点重要性分析 | 第37-40页 |
4.2.1 影响力站点定义 | 第37-38页 |
4.2.2 基于全局最短路径介数评价节点重要性的排序情况 | 第38-40页 |
4.3 交通网络影响力站点发现算法 | 第40-46页 |
4.3.1 站点地理位置对于交通出行的影响 | 第41页 |
4.3.2 算法说明 | 第41-43页 |
4.3.3 算法效果分析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基于影响力站点的交通网络拥堵性评估 | 第48-62页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5.2 考虑级联故障的公交-地铁耦合网络拥堵性 | 第49-53页 |
5.2.1 拥堵性定义 | 第49页 |
5.2.2 拥堵性评估 | 第49-50页 |
5.2.3 拥堵级联故障过程 | 第50-53页 |
5.3 南京市区公交-地铁耦合网络拥堵性分析 | 第53-61页 |
5.3.1 不同中心性指标评估的影响力站点故障对交通网拥堵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5.3.2 影响力站点故障个数对网络拥堵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3 公交-地铁耦合网络与其公交子网络的拥堵性能对比分析 | 第57-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9-70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