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直升机桨叶后缘调整片胶接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0 研究背景第14页
    1.1 胶接技术第14-19页
        1.1.1 胶接技术概述第15页
        1.1.2 胶接接头形式第15-16页
        1.1.3 胶接技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16-17页
        1.1.4 常见的胶接结构失效模式第17-18页
        1.1.5 胶瘤和几种降低应力集中的途径第18-19页
    1.2 界面参数研究概述第19-20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非平衡接头应力的准二维解析分析第21-33页
    2.1 引论第21页
    2.2 应力分析模型第21-29页
        2.2.1 平衡方程第22-23页
        2.2.2 本构方程、几何方程和位移函数第23-25页
        2.2.3 边界条件方程第25-26页
        2.2.4 搭接区端头载荷的确定第26-29页
    2.3 理论验证与结果分析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调整片胶接性能试验研究第33-46页
    3.1 胶黏剂性能测试第33-35页
        3.1.1 试验介绍第33页
        3.1.2 胶黏剂的拉伸剪切试验第33-34页
        3.1.3 胶黏剂的剥离试验第34-35页
        3.1.4 选胶试验总结第35页
    3.2 界面断裂韧性测定试验第35-38页
        3.2.1 Ⅰ型裂纹-双悬臂梁DCB试验第36-37页
        3.2.2 Ⅱ型裂纹-ENF试验第37-38页
    3.3 界面平拉性能测定试验第38-40页
        3.3.1 平拉试件制备第38-39页
        3.3.2 平拉试验过程及结果第39-40页
        3.3.3 平拉试验结果分析第40页
    3.4 界面双面剪切性能测定试验第40-41页
        3.4.1 双面剪切试件制备第40页
        3.4.2 双面剪切试验过程及结果第40-41页
    3.5 初步成型试件剥离性能试验第41-45页
        3.5.1 试验设备和试验件第41-42页
        3.5.2 试验原理第42页
        3.5.3 试件制备第42-43页
        3.5.4 试验条件第43页
        3.5.5 试验步骤第43-44页
        3.5.6 试验过程第44页
        3.5.7 试验结果分析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调整片胶接结构数值仿真分析第46-57页
    4.1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和单元介绍第46-48页
        4.1.1 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第46-47页
        4.1.2 ABAQUS中有限元单元类型简介第47-48页
    4.2 内聚力(Cohesive)单元第48-51页
        4.2.1 几何模型第48-49页
        4.2.2 内聚力(Cohesive)单元网格划分第49页
        4.2.3 内聚力(cohesive)单元初始损伤准则第49-50页
        4.2.4 内聚力(cohesive)单元损伤的扩展和演化第50-51页
    4.3 初步成型试件剥离性能数值仿真第51-56页
        4.3.1 内聚力模型(cohesivemodel)假设第51-52页
        4.3.2 受载方式简化第52页
        4.3.3 胶层外材料无破坏简化第52页
        4.3.4 相关材料参数第52-53页
        4.3.5 仿真建模简介第53页
        4.3.6 初步成型试件剥离性能仿真结果第53-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调整片胶接性能增强方案研究第57-73页
    5.1 引论第57-58页
    5.2 胶层内部增强法第58-64页
        5.2.1 起圈织物复合材料第58页
        5.2.2 起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纱线截面形状及轨迹第58-60页
        5.2.3 加入起圈织物增强体试件剥离试验第60-61页
        5.2.4 加入起圈织物增强体试件仿真第61-63页
        5.2.5 小结第63-64页
    5.3 胶层外部修补法第64-69页
        5.3.1 修补目标、要求及原则第64页
        5.3.2 胶接修补方法第64-65页
        5.3.3 调整片外部补强试件剥离试验第65-66页
        5.3.4 调整片外部补强试件仿真第66-68页
        5.3.5 小结第68-69页
    5.4 内部增强法与外部修补法结合第69-72页
        5.4.1 双重加固调整片剥离试验第69-70页
        5.4.2 双重加固调整片仿真第70-71页
        5.4.3 小结第71-72页
    5.5 最终增强方案总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天器在轨服务作业模式及其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月昼期间月球车的热性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