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线粒体粘度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第11-13页
        1.2.1 分子内电荷转移第11-12页
        1.2.2 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第12页
        1.2.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2-13页
        1.2.4 其他识别机理第13页
    1.3 粘度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13-24页
        1.3.1 基于咔唑基团的粘度荧光探针第13-15页
        1.3.2 基于萘酰亚胺的粘度荧光探针第15-16页
        1.3.3 基于BODIPY的粘度荧光探针第16-19页
        1.3.4 基于半花菁的粘度荧光探针第19-20页
        1.3.5 其他类型的粘度荧光探针第20-24页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Turn-On型线粒体粘度荧光探针第25-40页
    2.1 前言第25页
    2.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25-30页
        2.2.1 探针的设计第25-26页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6-28页
        2.2.3 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28-30页
    2.3 探针的光谱性能第30-34页
        2.3.1 粘度对探针的可视化检测第30-31页
        2.3.2 探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31页
        2.3.3 探针在不同粘度溶液中的荧光测试第31-33页
        2.3.4 探针的稳定性测试第33页
        2.3.5 探针在不同粘度溶液中荧光寿命第33-34页
        2.3.6 探针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第34页
    2.4 探针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第34-39页
        2.4.1 细胞毒性测试第35页
        2.4.2 细胞共定位成像实验第35-37页
        2.4.3 药物刺激下细胞的粘度成像实验第37-39页
    2.5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双检测型线粒体粘度荧光探针第40-52页
    3.1 前言第40-41页
    3.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41-43页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1页
        3.2.2 探针的设计第41-42页
        3.2.3 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2-43页
    3.3 Mito-VH的光谱性能第43-47页
        3.3.1 Mito-VH对不同粘度的荧光光谱测试第43-44页
        3.3.2 Mito-VH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第44-45页
        3.3.3 Mito-VH对不同浓度H_2O_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5页
        3.3.4 pH值对Mito-VH的影响第45-46页
        3.3.5 Mito-VH对H_2O_2的荧光滴定测试第46页
        3.3.6 Mito-VH的选择性实验第46-47页
        3.3.7 Mito-VH与H_2O_2反应的机理验证第47页
    3.4 探针Mito-VH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第47-51页
        3.4.1 Mito-VH对细胞的毒性试验第47-48页
        3.4.2 Mito-VH在活细胞中的荧光成像第48-49页
        3.4.3 Mito-VH对药物刺激下活细胞的粘度荧光成像第49-50页
        3.4.4 Mito-VH对细胞外源性H_2O_2的荧光成像第50-51页
        3.4.5 Mito-VH对细胞内源性H_2O_2及其引起的粘度变化荧光成像第51页
    3.5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比率型线粒体粘度荧光探针第52-66页
    4.1 前言第52-53页
    4.2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53-56页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3页
        4.2.2 探针的设计第53-54页
        4.2.3 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54-56页
    4.3 TM-V的光谱性能第56-60页
        4.3.1 TM-V及参照物在不同粘度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第57-58页
        4.3.2 TM-V的机理验证第58-59页
        4.3.3 TM-V的选择性实验第59页
        4.3.4 TM-V的光稳定性实验第59-60页
    4.4 探针TM-V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第60-64页
        4.4.1 TM-V的细胞毒性实验第60页
        4.4.2 TM-V的细胞定位成像实验第60-61页
        4.4.3 制霉菌素诱导细胞线粒体粘度变化的荧光成像第61-63页
        4.4.4 ROS诱导细胞线粒体粘度变化的荧光成像第63-64页
        4.4.5 TM-V对活细胞和组织粘度的双光子荧光成像第64页
    4.5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图第81-88页
附录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环糊精功能聚合物合成及其超分子识别应用
下一篇: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