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道教解冤释结科仪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文献学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田野调查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湘西道教解冤释结科仪文本描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源于《道藏》的解冤释结科仪文本 | 第14-16页 |
一、《大明御制玄教立成斋醮仪》 | 第14-15页 |
二、《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湘西道士编录的解冤释结科仪文本 | 第16-19页 |
一、《万灵真宰三教高真消灾度亡魂全集》 | 第17页 |
二、《还愿诸事开天门解结经》 | 第17页 |
三、《巫教请圣科》 | 第17-18页 |
四、《绕棺散花解结科》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湘西道教解冤释结科仪解析 | 第19-35页 |
第一节 解冤释结科仪中道士的职事分工及所用法物 | 第19-25页 |
一、道士的职事分工 | 第19-21页 |
二、所用法物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解冤释结科仪的基本程式 | 第25-35页 |
一、设坛 | 第25-26页 |
二、请师 | 第26-27页 |
三、唱赞 | 第27页 |
四、燃灯 | 第27-28页 |
五、焚香 | 第28页 |
六、五供养 | 第28-29页 |
七、上表 | 第29页 |
八、解结 | 第29-31页 |
九、施食 | 第31-32页 |
十、宣皈依 | 第32页 |
十一、往生仙界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湘西道教解冤释结科仪的特性和功能分析 | 第35-44页 |
第一节 解冤释结科仪的特性 | 第35-37页 |
一、稳定性 | 第36页 |
二、融合性 | 第36页 |
三、从众性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解冤释结科仪的功能 | 第37-44页 |
一、整合功能 | 第37-38页 |
二、教化功能 | 第38-41页 |
三、调节功能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附录 A 笔者田野调查部分抄本图片 | 第50-52页 |
附录 B 部分受访道士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