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丹皮酚对酒精性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酒精性肝病概况第9-10页
        1.1.1 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现状第9页
        1.1.2 酒精性肝损伤机制第9页
        1.1.3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第9-10页
    1.2 丹皮酚的研究概况第10-12页
        1.2.1 简介第10页
        1.2.2 丹皮中有效成分第10页
        1.2.3 丹皮的主要药理活性第10-11页
        1.2.4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分析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2 丹皮酚对酒精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第13-25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13-15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15-18页
        2.3.1 细胞的复苏第15页
        2.3.2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第15-16页
        2.3.3 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第16页
        2.3.4 MTT法检测丹皮酚对HepG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第16页
        2.3.5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酒精对HepG2细胞的影响第16页
        2.3.6 DPPH法筛选丹皮酚的最佳抗氧化浓度第16-17页
        2.3.7 细胞形态学观察丹皮酚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第17页
        2.3.8 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第17页
        2.3.9 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第17-18页
        2.3.10 检测细胞内NO水平第1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18-23页
        2.4.1 MTT法检测丹皮酚对HepG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第18页
        2.4.2 MTT法检测酒精对HepG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第18-19页
        2.4.3 丹皮酚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第19页
        2.4.4 细胞形态学观察丹皮酚对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第19-20页
        2.4.5 丹皮酚对HepG2细胞内酒精诱导的ROS的影响第20-21页
        2.4.6 丹皮酚对酒精诱导HepG2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影响第21-22页
        2.4.7 丹皮酚对酒精诱导HepG2细胞NO水平的的影响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丹皮酚拮抗酒精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第25-3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5-28页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8-30页
        3.3.1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相关蛋白第28-3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3.4.1 丹皮酚对SIRT1/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第30-31页
        3.4.2 丹皮酚对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第31-32页
        3.4.3 丹皮酚对GSH/GSSG比率的影响第32-33页
        3.4.4 丹皮酚对MDA水平的影响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丹皮酚对C57BL/6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第35-43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5-37页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7-39页
        4.3.1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第37页
        4.3.2 小鼠样本收集第37页
        4.3.3 小鼠血清中ALT、AST、GSH和TNF-α水平检测第37-38页
        4.3.4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第38页
        4.3.5 小鼠肝脏匀浆中氧化还原与炎症反应相关蛋白检测第38-3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4.4.1 丹皮酚对小鼠血清中ALT、AST、GSH和TNF-α水平的影响第39-40页
        4.4.2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第40-41页
        4.4.3 丹皮酚对小鼠肝脏匀浆中SIRT1、Nrf2和NF-κB蛋白的影响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中丹参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下一篇:不同生物力学参数下循经按揉法对下肢血液循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