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P2P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2.P2P信息披露的范围 | 第12-13页 |
3.P2P信息披露的价值取向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六)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二、P2P信息披露概述 | 第16-27页 |
(一)信息与P2P信息概述 | 第16-18页 |
1.信息及信息重要性分析 | 第16-17页 |
2.P2P信息及其重要性分析 | 第17-18页 |
(二)P2P信息披露含义、披露要求 | 第18-19页 |
1.P2P信息披露含义 | 第18-19页 |
2.P2P信息披露要求 | 第19页 |
(三)P2P信息披露价值取向分析 | 第19-21页 |
1.促进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保障投资决策科学性 | 第20页 |
2.优化P2P市场资源配置,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提高市场效率 | 第20-21页 |
3.平衡多方利益,解决借款人隐私权和市场参与主体知情权矛盾 | 第21页 |
(四)我国P2P信息披露制度演进 | 第21-27页 |
1.全国性法律文件 | 第22页 |
2.行业协会规定 | 第22-27页 |
三、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法律标准 | 第27-35页 |
(一)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提出 | 第27-28页 |
(二)P2P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标准 | 第28-31页 |
1.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认定标准 | 第28-30页 |
2.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内容 | 第30-31页 |
3.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时效性 | 第31页 |
(三)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国别性分析 | 第31-35页 |
1.英国P2P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页 |
2.美国P2P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33页 |
3.英美两国信息披露制度对比 | 第33-35页 |
四、我国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现状研究 | 第35-40页 |
(一)我国P2P信息披露现状 | 第35-37页 |
(二)影响我国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 第37-40页 |
1.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范围不明确 | 第38页 |
2.信息披露内容缺乏可信度 | 第38-40页 |
五、提高我国P2P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对策 | 第40-48页 |
(一)我国构建P2P信息披露三阶段联动保障机制设想 | 第40-43页 |
1.事前登记备案阶段 | 第40-41页 |
2.事中信息沟通阶段 | 第41-42页 |
3.事后披露监管阶段 | 第42-43页 |
(二)完善我国P2P信息披露法律责任制度 | 第43-46页 |
1.明确法律责任归属 | 第44-45页 |
2.科学分配民事、刑事、行政责任 | 第45-46页 |
3.优化P2P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惩处机制 | 第46页 |
(三)完善我国P2P信息披露法律救济制度 | 第46-48页 |
1.内部投诉机制与外部诉讼机制相结合 | 第46-47页 |
2.完善信息保护补偿机制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A 三文件P2P信息披露从业机构信息披露明细 | 第51-54页 |
附录B 三文件P2P信息披露平台运营信息披露明细 | 第54-55页 |
附录C 三文件P2P信息披露项目信息披露明细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