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邻避视角下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社会影响力研究--以危险品生产设施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5页
        1.2.1 危险品设施选址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邻避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3 社会影响力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4 选址冲突事件演化博弈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5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论文创新点第26-2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7-28页
        1.4.1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4.2 研究路线第28页
    1.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9-43页
    2.1 结构方程理论基础第29-36页
        2.1.1 结构方程基本概念第29-31页
        2.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第31-32页
        2.1.3 结构方程建模步骤第32-36页
    2.2 演化博弈理论基础第36-38页
        2.2.1 博弈论基础第36-37页
        2.2.2 演化博弈论基础第37-38页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第38-41页
        2.3.1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第38-39页
        2.3.2 系统动力学构成因素第39-41页
        2.3.3 系统动力学特点第41页
        2.3.4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第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公众接受度模型第43-62页
    3.1 公众接受度相关理论第43-44页
        3.1.1 理性行为理论第43页
        3.1.2 计划行为理论第43-44页
        3.1.3 技术接受理论第44页
    3.2 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归纳第44-45页
    3.3 研究假设第45-48页
        3.3.1. 风险认知第45-46页
        3.3.2. 利益认知第46页
        3.3.3. 公平认知第46-47页
        3.3.4. 政府信任第47页
        3.3.5. 情感标签第47-48页
    3.4 模型提出第48页
    3.5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48-50页
    3.6 数据收集第50页
        3.6.1 数据收集第50页
        3.6.2 人口统计特征第50页
    3.7 数据分析第50-59页
        3.7.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0-52页
        3.7.2 测量模型第52-58页
        3.7.3 结构模型第58-59页
    3.8 结果讨论第59-61页
    3.9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政府与当地公众演化博弈研究第62-76页
    4.1 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演化博弈模型第62-64页
        4.1.1 主体界定第62页
        4.1.2 模型基本假设第62-63页
        4.1.3 模型符号说明第63-64页
    4.2 演化博弈模型第64-66页
        4.2.1 政府与当地公众的博弈树和支付矩阵第64-65页
        4.2.2 政府和当地公众的一般动态复制方程第65-66页
        4.2.3 演化过程的均衡点第66页
    4.3 模型的均衡稳定性分析第66-70页
        4.3.1 当地公众策略均衡稳定性分析第66-67页
        4.3.2 政府策略均衡稳定性分析第67-68页
        4.3.3 当地公众和政府的系统均衡稳定性分析第68-70页
    4.4. 演化结果分析第70-73页
    4.5. 参数对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第73-75页
    4.6 结论分析第75页
    4.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危险品物流设施选址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第76-92页
    5.1 网络舆情模型的建立第77-83页
        5.1.1 建模原则第77页
        5.1.2 研究对象的边界确定第77-78页
        5.1.3 研究假设第78页
        5.1.4 因果回路图分析第78-82页
        5.1.5 系统流图模型建立第82页
        5.1.6 模型方程式和常量设置第82-83页
    5.2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83-90页
        5.2.1 事件背景第83-84页
        5.2.2 常量参数和表函数设置第84页
        5.2.3 初始结果分析第84-88页
        5.2.4 灵敏度分析第88-90页
    5.3 结果讨论及相应的策略提出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附件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防化装备器材多级仓储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