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配网供电可靠性分析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冀东油田配网现状分析 | 第17-26页 |
2.1 油田配电网概况 | 第17页 |
2.2 油田陆上配网系统常用接线形式 | 第17-19页 |
2.2.1 单电源辐射接线 | 第17-18页 |
2.2.2 同一变电站出线的环式接线 | 第18页 |
2.2.3 不同变电站出线的环式接线 | 第18页 |
2.2.4 多分段多联络接线 | 第18-19页 |
2.3 油田人工岛10KV配电网接线形式 | 第19-22页 |
2.3.1 单电源辐射接线 | 第19-20页 |
2.3.2 不同母线出线环式接线模式 | 第20页 |
2.3.3 双电源双辐射接线模式 | 第20-21页 |
2.3.4 不同母线出线连接开闭所供电模式 | 第21-22页 |
2.4 油田配网线路运行情况 | 第22页 |
2.5 油田配网设备运行现状 | 第22-24页 |
2.5.1 陆上配网设备运行现状 | 第22-23页 |
2.5.2 岛上配网设备运行现状 | 第23-24页 |
2.6 油田配网自动化现状 | 第24-25页 |
2.6.1 油田配网架空线路自动化现状 | 第24页 |
2.6.2 油田配网配电室自动化现状 | 第24页 |
2.6.3 油田配网已应用的简易自动化系统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冀东油田配网供电可靠性分析 | 第26-35页 |
3.1 用户供电系统可靠性主要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3.1.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 第26页 |
3.1.2 用户供电可靠率 | 第26-27页 |
3.1.3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 第27页 |
3.2 油田配网供电可靠性主要指标分析 | 第27-29页 |
3.2.1 配网故障停运率指标对比 | 第27-28页 |
3.2.2 配网故障影响产量对比 | 第28页 |
3.2.3 配网故障类型占比 | 第28-29页 |
3.3 影响油田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 第29-34页 |
3.3.1 自然灾害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2 外力破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31页 |
3.3.3 配网设备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4 鸟害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33页 |
3.3.5 配网自动化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33页 |
3.3.6 配网结构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提高冀东油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 第35-52页 |
4.1 提高配电网抗自然灾害能力 | 第35-36页 |
4.1.1 防导线舞动措施 | 第35页 |
4.1.2 防雷电措施 | 第35-36页 |
4.1.3 防大风、强暴雨、大雪措施 | 第36页 |
4.2 减少外力破坏的措施 | 第36-37页 |
4.3 防设备缺陷故障的措施 | 第37-40页 |
4.3.1 改善变压器运行 | 第37-38页 |
4.3.2 断路器改善措施 | 第38页 |
4.3.3 高压跌落熔断器整改措施 | 第38-39页 |
4.3.4 电力电缆改进措施 | 第39-40页 |
4.4 减少鸟害故障的措施 | 第40页 |
4.5 改善电网结构 | 第40页 |
4.6 提高油田配电网自动化能力 | 第40-50页 |
4.6.1 配网自动化主站监控部分 | 第41-44页 |
4.6.2 配网自动化可移动化监控部分 | 第44-45页 |
4.6.3 配网自动化架空线路监控部分 | 第45-49页 |
4.6.4 配网自动化配电室监控部分 | 第49-50页 |
4.7 管理措施 | 第50-51页 |
4.7.1 状态检修 | 第50页 |
4.7.2 带电作业检修 | 第50页 |
4.7.3 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