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交互作用相关概念 | 第17-23页 |
2.1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2 SNP交互作用与相关模型 | 第18-22页 |
2.2.1 SNP交互作用 | 第18-19页 |
2.2.2 SNP交互作用模型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病例对照组(case-control)的高阶SNP交互作用识别方法研究 | 第23-43页 |
3.1 HiSeeker基本原理 | 第24-32页 |
3.1.1 第一阶段:候选两位点组合选择 | 第24-29页 |
3.1.2 第二阶段:高阶SNP交互作用识别 | 第29-32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3.2.1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3.2.2 真实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2.3 实验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3.2.4 运行时间分析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基于三元家庭(triofamilies)的SNP交互作用识别方法研究 | 第43-59页 |
4.1 TrioMDR基本原理 | 第44-49页 |
4.1.1 基因型维度约简 | 第44-46页 |
4.1.2 互作效应建模 | 第46-47页 |
4.1.3 半参数P-value校正机制 | 第47-49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4.2.1 模拟数据生成 | 第49-51页 |
4.2.2 I型错误率对比 | 第51-54页 |
4.2.3 识别能力对比 | 第54-56页 |
4.2.4 运行时间分析 | 第56页 |
4.2.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9-60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