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的干燥收缩变形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5页
    1.1 可持续发展与水泥第13页
    1.2 掺有辅助胶凝材料的水泥第13-14页
    1.3 碱激发胶凝材料第14-21页
        1.3.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与分类第14-16页
        1.3.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反应产物第16-20页
        1.3.3 工程性质及应用第20-21页
    1.4 影响开裂的因素及研究现状第21-32页
        1.4.1 化学收缩第21-24页
        1.4.2 自收缩第24-27页
        1.4.3 干燥收缩第27-32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第32-35页
        1.5.1 研究目的第32页
        1.5.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5.3 研究意义第33-35页
第二章 试验配合比设计第35-53页
    引言第35页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41页
        2.1.1 试验材料第35-36页
        2.1.2 试验方法第36-41页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1-51页
        2.2.1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凝结时间的影响第41-43页
        2.2.2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3-45页
        2.2.3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抗折强度的影响第45-46页
        2.2.4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反应放热的影响第46-49页
        2.2.5 抗压强度与水化热之间的关系第49-51页
    2.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干燥收缩第53-65页
    引言第53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3.1.1 试验材料第53页
        3.1.2 试验方法第53-55页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5-63页
        3.2.1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干燥收缩的影响第55-59页
        3.2.2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质量损失率的影响第59-63页
    3.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干燥收缩机理探究第65-87页
    引言第65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5-71页
        4.1.1 试验材料第65页
        4.1.2 试验方法第65-71页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71-85页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自由水和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影响第71-73页
        4.2.2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孔结构(MIP)的影响第73-74页
        4.2.3 原材料与配合比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孔结构(氮气吸附法)的影响第74-78页
        4.2.4 干燥收缩与自由水含量、反应程度、强度、孔体积和质量损失的关系第78-85页
    4.3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1页
    5.1 结论第87-88页
    5.2 展望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9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底盘双塔楼结构层间隔震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