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概述 | 第17-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透明政府理论 | 第17-18页 |
2.1.2 知情权理论 | 第18-19页 |
2.2 基本原则 | 第19-21页 |
2.2.1 法律至上原则 | 第19页 |
2.2.2 尊重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 第19-20页 |
2.2.3 秘密公开豁免原则 | 第20-21页 |
2.2.4 公正公平原则 | 第21页 |
2.2.5 信息及时公布原则 | 第21页 |
2.3 主要规定 | 第21-24页 |
2.3.1 《蒙古国宪法》的规定 | 第21-22页 |
2.3.2 《蒙古国信息透明及知情权法》的规定 | 第22-23页 |
2.3.3 其他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6-33页 |
3.1 蒙古国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 第26-29页 |
3.1.1 公开义务主体 | 第26-27页 |
3.1.2 信息公开客体 | 第27-28页 |
3.1.3 信息公开范围 | 第28-29页 |
3.2 蒙古国信息公开程序制度 | 第29-31页 |
3.2.1 接收程序 | 第29-30页 |
3.2.2 办理程序 | 第30页 |
3.2.3 公开方式 | 第30页 |
3.2.4 信息公开收费 | 第30-31页 |
3.3 蒙古国信息公开监督与救济制度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特色及局限 | 第33-42页 |
4.1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特色 | 第33-37页 |
4.1.1 相对完整的信息公开体系 | 第33-34页 |
4.1.2 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范围广泛 | 第34-35页 |
4.1.3 重视信息公开国际法律保护 | 第35-36页 |
4.1.4 主管信息化部门权利明确 | 第36-37页 |
4.1.5 术语界定明确 | 第37页 |
4.2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局限 | 第37-40页 |
4.2.1 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保护不够 | 第37-38页 |
4.2.2 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渠道单一 | 第38-39页 |
4.2.3 自我监督影响监督效果 | 第39-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蒙古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9页 |
5.1 总体上的启示 | 第42-45页 |
5.1.1 我国应尽快制订《信息公开法》及相关法律 | 第42-43页 |
5.1.2 我国应明确信息公开的法律原则 | 第43-44页 |
5.1.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 第44-45页 |
5.2 具体制度上的启示 | 第45-48页 |
5.2.1 我国信息公开法中术语应当加以明确 | 第45-46页 |
5.2.2 信息公开客体应当更加广泛 | 第46-47页 |
5.2.3 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47-48页 |
5.3 其他方面的启示 | 第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