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债券市场增信体系研究 | 第17-20页 |
1.2.2 债券增信与公司投融资行为 | 第20-2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4页 |
1.3 主要研究问题和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第24页 |
1.3.2 主要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26-3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2章 信用增进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31-39页 |
2.1 信用增进行为的治理理论 | 第31-33页 |
2.1.1 代理成本理论 | 第31-32页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2页 |
2.1.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2-33页 |
2.2 信用增进行为的债务合约理论 | 第33-35页 |
2.2.1 担保与贷款利率 | 第34页 |
2.2.2 担保与贷款规模 | 第34页 |
2.2.3 担保与贷款期限 | 第34-35页 |
2.3 信用增进行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5-37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5-36页 |
2.3.2 逆向选择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6页 |
2.3.3 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6-37页 |
2.4 信用增进行为的风险分担理论和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增信现状 | 第39-49页 |
3.1 我国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第39-42页 |
3.2 我国企业(公司)债券增信措施 | 第42-47页 |
3.2.1 企业(公司)债券增信发展历程 | 第42-43页 |
3.2.2 现阶段企业(公司)债券增信措施 | 第43-44页 |
3.2.3 现阶段企业(公司)债券增信现状 | 第44-47页 |
3.3 债券增信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3.3.1 担保方式问题众多 | 第47页 |
3.3.2 信用评级评价不一 | 第47-48页 |
3.3.3 债券保险缺失 | 第48页 |
3.3.4 缺少专业债券信用增级公司 | 第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债券增信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 | 第49-68页 |
4.1 债券增信影响信用利差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49-5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54-55页 |
4.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第55页 |
4.4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第55-57页 |
4.5 描述性统计 | 第57-60页 |
4.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4.6.1 债券增信及其方式对债券定价的影响 | 第60-62页 |
4.6.2 发行企业异质性对债券增信定价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62-66页 |
4.7 稳健性检验 | 第6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债券增信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 第68-79页 |
5.1 债券增信影响公司融资约束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68-70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70页 |
5.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70-71页 |
5.4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第71页 |
5.5 描述性统计 | 第71-73页 |
5.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5.6.1 债券增信与融资约束 | 第73-74页 |
5.6.2 不同融资约束下债券增信的影响差异 | 第74-76页 |
5.7 稳健性检验 | 第76-7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债券增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 第79-90页 |
6.1 债券增信影响公司创新投入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79-81页 |
6.2 研究假设 | 第81页 |
6.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81-82页 |
6.4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第82-83页 |
6.5 描述性统计 | 第83-84页 |
6.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84-87页 |
6.6.1 债券增信与企业创新投入 | 第84-86页 |
6.6.2 债券增信、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 | 第86-87页 |
6.7 稳健性检验 | 第87-8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7章 债券增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90-101页 |
7.1 债券增信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91-92页 |
7.2 研究假设 | 第92-93页 |
7.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93页 |
7.4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第93-94页 |
7.5 描述性统计 | 第94-96页 |
7.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6-98页 |
7.6.1 债券增信与企业投资不足 | 第96-97页 |
7.6.2 债券增信与企业过度投资 | 第97-98页 |
7.7 稳健性检验 | 第98-100页 |
7.8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8章 促进债券市场增信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01-106页 |
8.1 选择合理增信模式降低发行成本 | 第101-102页 |
8.2 丰富外部增信手段破解融资困境 | 第102页 |
8.3 强化增信机构监管保障投资效率 | 第102页 |
8.4 明确担保责任,化解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 | 第102-103页 |
8.5 开辟精准扶贫新渠道 | 第103-104页 |
8.6 调整产业结构 | 第104页 |
8.7 辅助供给侧改革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