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院审查程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第9-17页
    第一节 认罪认罚制度的时代背景第9-11页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9-10页
        二、案多人少之间的矛盾第10-11页
        三、法官、检察官精英化的配套第11页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第11-14页
        一、如何界定“认罪”第12页
        二、如何界定“认罚”第12-13页
        三、正确理解认罪认罚制度的性质第13-14页
    第三节 法院审查机制及诉讼价值第14-17页
        一、法院审查机制的含义和特征第14-15页
        二、法院审查机制的诉讼价值第15-17页
第二章 法院介入认罪认罚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7-21页
    第一节 法院审查的必要性第17-19页
        一、实现权力的双向监督第17-18页
        二、最大限度地保障结果的公正第18-19页
    第二节 法院审查权介入的可行性第19-21页
        一、主体地位优势第19-20页
        二、现行法律支撑第20-21页
第三章 认罪认罚相关制度之比较第21-29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第21-25页
        一、德国的认罪协商程序第21-22页
        二、意大利的认罪协商程序第22-24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协商程序第24-25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情况第25-28页
        一、美国的辩诉交易第25-26页
        二、英国的认罪协商制度第26-28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国家或地区相关制度的借鉴意义第28-29页
第四章 认罪认罚制度中法院审查程序的构建第29-38页
    第一节 认罪认罚制度的定位分析第29-32页
        一、与简易程序的关系第29-30页
        二、与速裁程序的关系第30-31页
        三、程序启动及适用范围第31-32页
    第二节 认罪认罚协议之审查第32-35页
        一、法官的形式审查第32-33页
        二、法官的实质审查第33页
        三、应当注意的问题第33-34页
        四、救济程序第34-35页
    第三节 认罪认罚程序的庭审构建第35-38页
        一、庭前审查程序第35页
        二、开庭审查程序第35-36页
        三、被告人最后陈述程序第36页
        四、宣判程序第36-38页
结语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700MW等级水轮机顶盖和蜗壳座环的结构选型与优化
下一篇:基于翻译控制上的“布尔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