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4.1 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2.1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1.1 党内法规的含义及争议 | 第17-19页 |
2.1.2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概念 | 第19-21页 |
2.1.3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原则 | 第21-23页 |
2.2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理论依据 | 第23-28页 |
2.2.1 民主与法治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控权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正当程序理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3.1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出台 | 第28-30页 |
3.1.1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出台背景 | 第28-29页 |
3.1.2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实施状况 | 第29-30页 |
3.2 《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对制定程序的规定 | 第30-34页 |
3.2.1 提出制定建议程序 | 第30-31页 |
3.2.2 起草程序 | 第31-32页 |
3.2.3 审议批准程序 | 第32页 |
3.2.4 发布程序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4.1 提出制定建议程序的不健全 | 第34-35页 |
4.2 起草程序不细化 | 第35-36页 |
4.3 审议程序不健全 | 第36-38页 |
4.3.1 审议程序主体不明确 | 第36-37页 |
4.3.2 前置审核程序规定不合理 | 第37页 |
4.3.3 审议具体操作程序的缺失 | 第37-38页 |
4.4 表决程序缺失 | 第38页 |
4.5 发布程序不完备 | 第38-41页 |
4.5.1 发布程序主体不合理 | 第38-39页 |
4.5.2 发布程序的公开性较弱 | 第39页 |
4.5.3 发布时间与发布平台的规定有瑕疵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的完善 | 第41-49页 |
5.1 健全提出制定建议程序 | 第41-42页 |
5.2 细化起草程序 | 第42-43页 |
5.3 健全审议程序 | 第43-45页 |
5.3.1 审议程序主体的明确 | 第43-44页 |
5.3.2 前置审核程序的合理设置 | 第44页 |
5.3.3 审议具体操作程序的构建 | 第44-45页 |
5.4 构建表决程序 | 第45-46页 |
5.5 完备发布程序 | 第46-49页 |
5.5.1 合理设置发布程序主体 | 第46-47页 |
5.5.2 加强发布程序的公开性 | 第47-48页 |
5.5.3 改变对发布时间及发布平台的规定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所涉相关制度说明 | 第49-56页 |
6.1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相关制度的内容 | 第49-50页 |
6.1.1 备案审查制度 | 第49页 |
6.1.2 清理制度 | 第49页 |
6.1.3 评估制度 | 第49-50页 |
6.2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相关制度问题分析 | 第50-52页 |
6.2.1 备案审查制度不完备 | 第50-52页 |
6.2.2 清理制度不细化 | 第52页 |
6.2.3 党内法规评估制度不健全 | 第52页 |
6.3 党内法规制定程序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52-56页 |
6.3.1 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备 | 第52-54页 |
6.3.2 清理制度的细化 | 第54-55页 |
6.3.3 党内法规评估制度的健全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