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

高速公路平纵组合路段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案第12-16页
        1.3.1 研究的必要性第12-1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第13-14页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摩擦系数影响下的平纵组合设计技术研究第16-26页
    2.1 平纵组合路段车辆力学模型第16-19页
        2.1.1 车辆的运动学模型分析第17-18页
        2.1.2 车辆侧滑模型分析第18-19页
    2.2 路面摩擦力分析第19-22页
        2.2.1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9-20页
        2.2.2 冰雪路面的摩擦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0-22页
    2.3 不同路面平纵组合路段平曲线最小半径研究第22-25页
        2.3.1 相关参数的确定第22-23页
        2.3.2 不同路面平纵组合路段车辆侧滑模型分析第23-25页
    2.4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路面排水与平纵组合设计关系分析第26-36页
    3.1 路面排水不畅的危害第26页
    3.2 路面排水不畅成因分析第26-30页
        3.2.1 路拱横坡与超高过渡段第26-29页
        3.2.2 纵断面第29-30页
    3.3 路面排水不畅路段的计算与防治第30-35页
        3.3.1 路面表面排水特性第30-33页
        3.3.2 路面排水图第33-35页
    3.4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满足视觉要求的平纵组合设计技术研究第36-62页
    4.1 平面线形的视觉分析第36-48页
        4.1.1 直线路段与竖曲线组合线形的视觉判断与分析第36-37页
        4.1.2 平纵组合的视觉分析第37-48页
    4.2 纵断面线形的视觉分析第48-58页
        4.2.1 坡度错觉的概述第48-49页
        4.2.2 坡度错觉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9-58页
    4.3 不良平、纵组合与视觉判断第58-60页
        4.3.1 平曲线起终点与凸形竖曲线顶点重合第58页
        4.3.2 平曲线起终点与凹形竖曲线底点重合第58页
        4.3.3 竖曲线顶部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第58-59页
        4.3.4 小半径凸形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第59页
        4.3.5 长直线上设置小半径的短凹形竖曲线第59-60页
    4.4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平纵组合路段“平包竖”适用性分析第62-73页
    5.1 平纵面线形的组合特点分析第62-64页
        5.1.1 平包竖的特点第62页
        5.1.2 特殊的平纵组合特点分析第62-64页
    5.2 道路线性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第64-67页
        5.2.1 道路线形组合的形式及效果分析第64页
        5.2.2 平纵面组合是否合理的判断原则第64-67页
    5.3 可不满足平包竖的技术指标分析第67-72页
        5.3.1 从满足横向摩擦力的角度分析第67-68页
        5.3.2 从满足路面排水角度分析第68-69页
        5.3.3 从视线引导角度分析第69-71页
        5.3.4 可不满足平包竖的技术指标第71-72页
    5.4 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3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
下一篇:隧道壁与声屏障综合清洗车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与机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