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没有分类的前提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 | 第11-12页 |
| ·分类的前提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 | 第12-15页 |
| ·主要内容和分析思路 | 第15-17页 |
| 2.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国外研究理论 | 第17-20页 |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7-18页 |
| ·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理论背景 | 第18-20页 |
| ·国内研究理论 | 第20-24页 |
| ·农民工及社会保障的概念 | 第20-21页 |
| ·"城乡衔接"理论 | 第21-22页 |
| ·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22-24页 |
| 3.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 第24-34页 |
| ·社会保险现状 | 第24-29页 |
| ·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低 | 第24-25页 |
| ·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 第25-26页 |
| ·养老保险困难重重 | 第26-27页 |
| ·失业保险普遍缺失 | 第27-29页 |
| ·社会福利现状 | 第29-33页 |
| ·住房现状 | 第29-30页 |
| ·农民工子女教育 | 第30-31页 |
| ·工作待遇、就业权利 | 第31-32页 |
| ·劳动环境 | 第32-33页 |
| ·社会救助现状 | 第33-34页 |
| 4.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致因分析 | 第34-43页 |
| ·客观原因 | 第34-37页 |
| ·历史原因 | 第34-35页 |
| ·法律原因 | 第35-36页 |
| ·资金原因 | 第36-37页 |
| ·主观原因 | 第37-43页 |
|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 第37-38页 |
| ·农民工、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38-43页 |
| 5.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3-54页 |
|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43-44页 |
| ·公平的原则 | 第43页 |
| ·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 | 第43页 |
| ·分类分层的原则 | 第43-44页 |
| ·整体中有统一,细节上重灵活的原则 | 第44页 |
|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 | 第44-50页 |
|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以养老保险为例 | 第44-49页 |
| ·社会救助 | 第49-50页 |
| ·社会福利 | 第50页 |
|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措施 | 第50-54页 |
| ·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长期性 | 第50-51页 |
|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改善法制环境 | 第51-52页 |
| ·拓宽社保资金的筹措渠道 | 第52页 |
| ·促使政府、企业、农民工转变观念 | 第52-53页 |
| ·发挥城市农民工工会组织的作用 | 第53页 |
| ·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公共劳动"形式 | 第53-54页 |
| 6.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