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0-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合情推理的相关概念研究 | 第13-21页 |
2.1 数学推理及其分类 | 第13-15页 |
2.2 合情推理的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2.1 合情推理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2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 第16-17页 |
2.3 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 | 第17-21页 |
2.3.1 归纳推理 | 第18-19页 |
2.3.2 类比推理 | 第19-21页 |
第3章 合情推理能力的评价框架 | 第21-24页 |
3.1 形式维度 | 第21页 |
3.2 内容维度 | 第21页 |
3.3 水平维度 | 第21-24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4-29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1.1 文献法 | 第24-25页 |
4.1.2 问卷法 | 第25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5-27页 |
4.3.1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25-26页 |
4.3.2 研究工具的修订 | 第26页 |
4.3.3 研究工具的确定 | 第26-27页 |
4.4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4.5 研究流程 | 第27-29页 |
第5章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5.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5.2 总体分析 | 第30-32页 |
5.3 学生在各维度的表现 | 第32-33页 |
5.3.1 形式维度 | 第32页 |
5.3.2 内容维度 | 第32页 |
5.3.3 水平维度 | 第32-33页 |
5.4 其他特点分析 | 第33-36页 |
5.4.1 班级特点 | 第33-34页 |
5.4.2 数学成绩特点 | 第34页 |
5.4.3 性别特点 | 第34-36页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36-39页 |
6.1 结论 | 第36页 |
6.2 建议 | 第36-38页 |
6.2.1 教师方面 | 第36-37页 |
6.2.2 学生方面 | 第37-38页 |
6.3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1 八年级学生“图形与几何”合情推理能力测试卷(初稿) | 第41-46页 |
附录2 八年级学生“图形与几何”合情推理能力测试卷(正式稿)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