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7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音乐剧的概述 | 第10-14页 |
| 2.1 音乐剧的定义 | 第10-11页 |
| 2.2 音乐剧的起源 | 第11页 |
| 2.3 音乐剧的特征 | 第11-14页 |
| 2.3.1 音乐剧的多样性特征 | 第11-12页 |
| 2.3.2 音乐剧的通俗化特征 | 第12-14页 |
| 3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概况 | 第14-29页 |
| 3.1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 | 第14-18页 |
| 3.1.1 中音乐剧的萌芽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第14-15页 |
| 3.1.2 中国音乐剧的沉淀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 | 第15-16页 |
| 3.1.3 中国音乐剧的探索创作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 | 第16-17页 |
| 3.1.4 中国音乐剧的创新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17-18页 |
| 3.2 中国音乐剧的重要分支——中国军旅题材音乐剧 | 第18-29页 |
| 3.2.1 军旅题材音乐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原因 | 第18-20页 |
| 3.2.2 军旅题材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20-25页 |
| 3.2.3 军旅题材音乐剧的创作特点与艺术特征概述 | 第25-29页 |
| 4 中国军旅题材音乐剧的代表作——《玉鸟兵站》、《赤道雨》 | 第29-46页 |
| 4.1 两部作品创作背景之对比 | 第29-31页 |
| 4.1.1 《玉鸟兵站》的创作背景 | 第29-30页 |
| 4.1.2 《赤道雨》的创作背景 | 第30-31页 |
| 4.2 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艺术形象之对比 | 第31-32页 |
| 4.2.1 《玉鸟兵站》中女主人公阿朵的形象塑造 | 第31-32页 |
| 4.2.2 《赤道雨》中女主人公肖可悦的形象塑造 | 第32页 |
| 4.3 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经典唱段分析之对比 | 第32-46页 |
| 4.3.1 《玉鸟兵站》中阿朵的经典唱段——《我心永爱》 | 第32-42页 |
| 4.3.2 《赤道雨》中肖可悦的经典唱段——《聚散依依》 | 第42-46页 |
| 5 民族声乐演唱在中国军旅题材音乐剧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46-50页 |
| 5.1 民族声乐与中国音乐剧的相互作用 | 第46-47页 |
| 5.2 如何将民族声乐更好地渗透到中国军旅题材音乐剧中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