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硫酸铁钛混凝剂(PFTS)的制备及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饮用水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2 饮用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1.2.1 有机物污染 | 第12页 |
1.2.2 锰铁含量超标 | 第12页 |
1.2.3 重金属污染 | 第12-13页 |
1.2.4 富营养化 | 第13页 |
1.3 混凝法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运用现状 | 第13-14页 |
1.4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4.1 无机高分子阳离子混凝剂 | 第15-16页 |
1.4.2 无机高分子阴离子混凝剂 | 第16页 |
1.4.3 无机高分子复合型混凝剂 | 第16-18页 |
1.5 无机混凝剂混凝机理研究 | 第18-20页 |
1.5.1 混凝机理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5.2 压缩双电层作用 | 第18-19页 |
1.5.3 电中和作用 | 第19页 |
1.5.4 吸附架桥作用 | 第19页 |
1.5.5 网捕卷扫作用 | 第19-20页 |
1.6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6.1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20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聚硫酸铁钛的制备 | 第22-34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 聚硫酸铁钛的制备 | 第23页 |
2.3 混凝实验 | 第23-24页 |
2.3.1 实验水样 | 第23页 |
2.3.2 混凝实验 | 第23-24页 |
2.4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4-28页 |
2.4.1 钛铁比的优化 | 第24-25页 |
2.4.2 磷铁比的优化 | 第25-26页 |
2.4.3 OH/(Fe+Ti)比值的优化 | 第26-27页 |
2.4.4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27-28页 |
2.5 PFTS的产品特性 | 第28-32页 |
2.5.1 PFTS的带电特性 | 第28-29页 |
2.5.2 PFTS的水解-聚合特性 | 第29-30页 |
2.5.3 PFTS的pH特性 | 第30-31页 |
2.5.4 PFTS的稳定性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聚硫酸铁钛形态研究 | 第34-4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Fe形态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 第34页 |
3.2.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4-35页 |
3.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3.3.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3.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3.4.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7-39页 |
3.5.1 主要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5.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3.6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9-40页 |
3.6.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39页 |
3.6.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PFTS对模拟含锰铁水源水的处理 | 第41-52页 |
4.1 前言 | 第41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1页 |
4.2.2 实验模拟水样 | 第41-42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4.2.4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4.3.1 KMnO_4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混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4 高锰酸钾投加时间对锰铁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5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6 腐殖酸浓度对锰铁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 PFTS投加量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4.4.1 分形维数含义 | 第49页 |
4.4.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4.4.3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与相关性系数 | 第49-50页 |
4.4.4 PFTS投加量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PFTS对实际水体的处理效果研究 | 第52-59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5.2.2 实验水样 | 第53页 |
5.2.3 混凝实验 | 第53页 |
5.2.4 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5.3.1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5.3.2 水体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3 同市售混凝剂处理效果的对比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附录 | 第6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第69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