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重难点 | 第9-10页 |
1.3.1 研究重点 | 第9-10页 |
1.3.2 研究难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2 创新点 | 第10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2 敦煌图案纹样的分类及艺术分析 | 第11-16页 |
2.1 敦煌图案纹样的分类 | 第11-12页 |
2.2 敦煌图案纹样艺术分析 | 第12-15页 |
2.2.1 图案文化内涵分析 | 第12-13页 |
2.2.2 图案造型分析 | 第13-14页 |
2.2.3 图案色彩分析 | 第14-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敦煌图案纹样与花鸟画的装饰性 | 第16-21页 |
3.1 敦煌图案纹样的装饰性表现 | 第16-18页 |
3.1.1 造型 | 第16-17页 |
3.1.2 色彩 | 第17-18页 |
3.1.3 构图 | 第18页 |
3.2 现代花鸟画的装饰性表现 | 第18-19页 |
3.2.1 造型 | 第18页 |
3.2.2 色彩 | 第18-19页 |
3.2.3 构图 | 第19页 |
3.3 敦煌图案纹样的装饰性应用于现代花鸟画创作中的可行性 | 第19-20页 |
3.3.1 观念 | 第19页 |
3.3.2 造型 | 第19页 |
3.3.3 色彩 | 第19页 |
3.3.4 表现形式 | 第19-2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4 敦煌图案纹样的装饰性应用于现代花鸟画中——创作与实践 | 第21-39页 |
4.1 图案的装饰性在现代花鸟画中的草图演变过程分析 | 第21-25页 |
4.1.1 红百合 | 第21-22页 |
4.1.2 莲花纹 | 第22-24页 |
4.1.3 葡萄纹 | 第24-25页 |
4.2 创作的形式技法和创作过程 | 第25-29页 |
4.2.1 作品《花火》分析 | 第25-26页 |
4.2.2 作品《幽莲》分析 | 第26-27页 |
4.2.3 作品《蒲》分析 | 第27-29页 |
4.3 应用方法 | 第29-38页 |
4.3.1 涵义的应用 | 第29-30页 |
4.3.2 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 | 第30-33页 |
4.3.3 构图的应用 | 第33-34页 |
4.3.4 解构与重构 | 第34页 |
4.3.5 色彩的应用 | 第34-38页 |
4.3.6 综合应用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启示 | 第39-40页 |
5.1 启发 | 第39页 |
5.2 论文和创作的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