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过失危险犯的立法例与理论论争 | 第10-21页 |
·国内外有关过失危险犯的立法例 | 第10-16页 |
·大陆法系国家有关过失危险犯的立法例 | 第10-11页 |
·英美法系国家有关过失危险犯的判例或规定 | 第11-13页 |
·我国刑法中有关过失危险犯的立法例 | 第13-16页 |
·国内外有关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 | 第16-21页 |
·国外学界关于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论争 | 第16-17页 |
·我国学界关于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论争 | 第17-19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依据 | 第21-31页 |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报应依据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21-24页 |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符合刑罚的价值要求 | 第24-26页 |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与信赖原则不矛盾 | 第26-29页 |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与刑法谦抑原则不矛盾 | 第29-31页 |
第3章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现实依据 | 第31-34页 |
·设立过失危险犯可以减少安全生产带来的隐患 | 第31-32页 |
·设立过失危险犯可以减轻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2-33页 |
·设立过失危险犯顺应了世界范围内刑事立法的趋势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过失危险犯理论的完善 | 第34-43页 |
·过失危险行为引起的危险状态的认定 | 第34-37页 |
·我国设立过失危险犯的范围 | 第37-40页 |
·过失危险犯刑罚的适用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