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研究

摘要第2-3页
Summary第3-4页
第一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3页
    2.1 膜下滴灌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2.2 调亏灌溉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2.2.1 调亏灌溉的内涵第10-11页
        2.2.2 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效应第11-13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3-18页
    3.1 试验区概况第13页
    3.2 试验设计及方法第13-14页
    3.3 试验仪器设备第14-15页
    3.4 播前准备第15页
        3.4.1 试验地选择及整地第15页
        3.4.2 种薯准备及播期安排第15页
    3.5 测定的项目与方法第15-16页
    3.6 田间管理第16-17页
    3.7 数据处理第17-18页
第四章 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18-22页
    4.1 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日变化第18-19页
    4.2 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第19-20页
    4.3 灌水后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第20-21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21-22页
第五章 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耗水特征第22-35页
    5.1 马铃薯全生育期大气温度第22-23页
    5.2 马铃薯全生育期降雨量分布第23-24页
    5.3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土层土壤含水率第24-26页
    5.4 马铃薯各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剖面水分分布第26-28页
    5.5 马铃薯各生育期不同处理土壤贮水量变化第28-29页
    5.6 调亏灌溉对马铃薯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第29-33页
        5.6.1 不同生育阶段耗水特征第29-30页
        5.6.2 全生育期耗水量第30-31页
        5.6.3 日耗水强度第31-32页
        5.6.4 马铃薯各生育阶段不同处理耗水模系数第32-33页
    5.7 小结与讨论第33-35页
第六章 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第35-41页
    6.1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第35-37页
        6.1.1 马铃薯薯块产量和商品薯产量第35-36页
        6.1.2 产量构成要素第36-37页
    6.2 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7-39页
        6.2.1 水分利用效率第37-38页
        6.2.2 灌溉水利用效率第38-39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39-41页
第七章 马铃薯膜下调亏植株生长动态第41-47页
    7.1 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影响第41-45页
        7.1.1 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第41-42页
        7.1.2 叶干质量变化第42-43页
        7.1.3 茎干质量变化第43-44页
        7.1.4 块茎干质量变化第44-45页
    7.2 小结与讨论第45-47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导师简介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茄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下一篇:藉河示范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变化及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