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唐代哀册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7-15页
    一、选题缘起第7-8页
    二、研究对象第8-10页
    三、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五、主要材料来源第14-15页
第一章 唐前哀册文的流变第15-29页
    第一节 哀册文的萌芽第15-18页
        一、哀册文的起源第15页
        二、哀册文的雏形第15-18页
    第二节 唐前哀册文的发展第18-29页
        一、魏晋哀册文的动态发展第18-25页
        二、南北朝哀册文逐渐规范化第25-29页
第二章 唐代哀册文第29-72页
    第一节 唐代哀册文概述第29-43页
        一、哀册文的使用对象第30-31页
        二、哀册文的作者第31-34页
        三、哀册文的形式第34-35页
        四、哀册文的内容第35-43页
    第二节 唐代哀册文的艺术特色第43-56页
        一、哀册文的语言特点第43-47页
        二、歌颂与抒哀的表达方式第47-56页
    第三节 唐代哀册文与其他哀祭文体比较第56-72页
        一、唐代哀册文与诔文第56-60页
        二、唐代哀册文与哀辞第60-64页
        三、唐代哀册文与吊文第64-67页
        四、唐代哀册文与祭文第67-72页
第三章 唐代哀册文的丧葬文化及政治因素第72-86页
    第一节 哀册文与丧葬文化第72-82页
        一、鬼神观与祭祀第72-74页
        二、人生遗愿和人伦情怀第74-77页
        三、唐代哀册文与丧葬礼俗第77-82页
    第二节 唐代哀册文的政治因素第82-86页
        一、作者的政治身份第82页
        二、哀册文的政治意图第82-86页
第四章 唐代哀册文的影响第86-97页
    第一节 文体影响第86-92页
        一、对石志的职能侵占第86-87页
        二、对五代至宋哀册文的文体影响第87-92页
    第二节 唐代哀册文的文化影响第92-97页
        一、丧葬礼仪的继承第92-94页
        二、忠孝文化和政治意图的延续第94-97页
结语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附录第105-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枚乘接受研究--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下一篇:当代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