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1.1 冠状病毒概述 | 第9-13页 |
1.1.1 冠状病毒的结构及分类 | 第9-12页 |
1.1.1.1 冠状病毒的结构 | 第9-10页 |
1.1.1.2 冠状病毒的分类 | 第10-12页 |
1.1.2 冠状病毒 S 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 第13-19页 |
1.2.1 PEDV 的基因组结构和复制 | 第13-16页 |
1.2.1.1 基因组复制 | 第14页 |
1.2.1.2 PEDV 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第14-16页 |
1.2.2 病原生物学与致病机理 | 第16-17页 |
1.2.3 PEDV 目前流行状况 | 第17-18页 |
1.2.4 PEDV 细胞适应性 | 第18页 |
1.2.5 PEDV 疫苗 | 第18-19页 |
1.2.6 PEDV 反向遗传操作体系 | 第19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工程疫苗载体的构建 | 第22-67页 |
摘要 | 第22页 |
2.1 构建 3 个猪急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工程疫苗转移载体设计原理 | 第22-25页 |
2.2 材料 | 第25-30页 |
2.3 方法 | 第30-59页 |
2.3.1 一级片段的合成 | 第30-42页 |
2.3.2 二级片段的合成 | 第42-48页 |
2.3.3 三级片段的合成 | 第48-53页 |
2.3.4 四级片段的合成 | 第53-56页 |
2.3.5 扩增 3 段带有同源臂的 PED 流行毒株 S 基因 | 第56-57页 |
2.3.6 扩增 1 段 p-PEDV-ΔS 片段 | 第57页 |
2.3.7 构建 3 个猪急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工程疫苗转移载体 | 第57-5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2.4.1 一级片段的合成 | 第59-61页 |
2.4.2 二级片段的合成 | 第61-63页 |
2.4.3 三级片段的合成 | 第63页 |
2.4.4 四级片段的合成 | 第63-64页 |
2.4.5 扩增 3 段带有同源臂的 PED 流行毒株 S 基因 | 第64-65页 |
2.4.6 扩增 1 段 p-PEDV-ΔS 片段 | 第65-66页 |
2.4.7 构建 3 个猪急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工程疫苗转移载体 | 第66页 |
2.4.8 讨论与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猪流行性腹泻重组病毒(PEDV)拯救 | 第67-81页 |
摘要 | 第67页 |
3.1 猪流行性腹泻重组病毒(PEDV)拯救原理 | 第67-70页 |
3.2 材料 | 第70-71页 |
3.3 方法 | 第71-77页 |
3.3.1 vero 细胞和 LR 7 细胞的复苏 | 第71-73页 |
3.3.2 vero 细胞和 LR 7 细胞的传代 | 第73页 |
3.3.3 转移载体质粒大提 | 第73页 |
3.3.4 Pac I 酶切重组转移载体 | 第73-74页 |
3.3.5 重组转移载体的体外转录 | 第74-75页 |
3.3.6 反向遗传操作体系获取重组病毒 | 第75-77页 |
3.3.7 观察细胞病变及重组病毒传代 | 第7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3.4.1 L 细胞和 vero 细胞的复苏和传代 | 第77-78页 |
3.4.2 Pac I 酶切重组转移载体 | 第78-79页 |
3.4.3 重组转移载体的体外转录 | 第79页 |
3.4.4 靶向 RNA 重组体系 | 第79-80页 |
3.4.5 讨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