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群体互动下“河南人”形象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个案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一)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河南人” | 第7-8页 |
(二) 个人经历中的“河南人”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网民群体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 河南人形象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网络社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内容分析法 | 第15页 |
(二) 文本分析法 | 第15页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天涯社区中关于河南人话题的呈现 | 第16-37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16-22页 |
一、研究对象选取:天涯社区 | 第16-19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三、确定内容分析单位与类目 | 第20-22页 |
四、编码及信度检验 | 第22页 |
第二节 天涯社区中关于河南人帖子的数据分析 | 第22-28页 |
一、对发帖时间的分析 | 第22-23页 |
二、对发帖人身份的分析 | 第23-24页 |
三、对篇幅的分析 | 第24-25页 |
四、对点击率和回复数的分析 | 第25-27页 |
五、对版块来源的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天涯社区用户关于河南人话题的发帖行为分析 | 第28-33页 |
一、对帖子内容的分析 | 第29-31页 |
二、对发帖人情感倾向的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天涯社区用户对河南人话题的讨论特点 | 第33-37页 |
一、参与者的身份多元 | 第34页 |
二、讨论议题的丰富性 | 第34-35页 |
三、情绪表达的多样性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天涯社区用户互动中的河南人形象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天涯社区用户互动中典型的河南人形象 | 第37-44页 |
一、天涯社区中的用户互动 | 第37-38页 |
二、用户互动中典型的河南人正面形象:带有英雄色彩 | 第38-40页 |
三、用户互动中典型的河南人负面形象:整体不容乐观 | 第40-44页 |
第二节 天涯社区用户建构的河南人形象存在问题 | 第44-47页 |
一、“标签化”问题依然突出 | 第44-45页 |
二、形象“刻板化”较为严重 | 第45-47页 |
三、泛娱乐的“狂欢化”倾向 | 第47页 |
第三节 天涯社区用户在话题互动中的非理性行为 | 第47-51页 |
一、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 第48页 |
二、非理性的言语表达 | 第48-49页 |
三、非理性的网络维权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反思与启示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天涯社区中河南人典型形象的成因分析 | 第51-56页 |
一、河南人自身因素 | 第51-52页 |
二、网民群体因素 | 第52-53页 |
三、区域性的文化冲突 | 第53-54页 |
四、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 第54-55页 |
五、网络平台的放大功能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对重塑网络中河南人健康形象的思考 | 第56-59页 |
一、网民个体层面 | 第56-57页 |
二、媒体层面 | 第57-58页 |
三、政府层面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