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系统研发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1 恩核数据标准化方案 | 第13-14页 |
1.2.2 阿里巴巴大数据平台 | 第14页 |
1.3 系统研发意义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架构 | 第15-16页 |
1.5 名词解释 | 第16-17页 |
1.5.1 统计定报 | 第16页 |
1.5.2 指标口径 | 第16-17页 |
1.5.3 元数据 | 第17页 |
1.5.4 主题域 | 第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系统方案与关键技术 | 第18-26页 |
2.1 系统方案研究 | 第18-22页 |
2.1.1 系统规模和目标 | 第18页 |
2.1.2 系统流程 | 第18-19页 |
2.1.3 业务逻辑 | 第19-21页 |
2.1.4 系统解法 | 第21-22页 |
2.2 关键技术 | 第22-25页 |
2.2.1 JFinal框架 | 第23-24页 |
2.2.2 EOVA极速开发技术 | 第24页 |
2.2.3 Apache Atlas元数据管理工具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需求分析 | 第26-42页 |
3.1 需求陈述 | 第26-32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26-29页 |
3.1.2 性能需求 | 第29-30页 |
3.1.3 可靠性与可用性需求 | 第30页 |
3.1.4 出错处理需求 | 第30-31页 |
3.1.5 接口需求 | 第31页 |
3.1.6 约束 | 第31页 |
3.1.7 逆向需求 | 第31-32页 |
3.2 数据要求 | 第32-34页 |
3.2.1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2.2 数据模型 | 第32-34页 |
3.3 逻辑模型 | 第34-39页 |
3.3.1 静态模型 | 第34-37页 |
3.3.2 交互模型 | 第37页 |
3.3.3 用例模型 | 第37-39页 |
3.4 需求验证 | 第39-41页 |
3.4.1 一致性验证 | 第40页 |
3.4.2 现实性验证 | 第40页 |
3.4.3 完整性和有效性验证 | 第40-41页 |
3.5 开发计划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总体设计 | 第42-58页 |
4.1 系统说明 | 第42-44页 |
4.1.1 系统定位 | 第42页 |
4.1.2 产品架构 | 第42-44页 |
4.1.3 物理结构 | 第44页 |
4.2 功能分解 | 第44-45页 |
4.3 软件体系结构 | 第45-48页 |
4.3.1 权限管理子系统 | 第46页 |
4.3.2 数据标准子系统 | 第46页 |
4.3.3 数据模型子系统 | 第46-48页 |
4.4 数据库设计 | 第48-56页 |
4.4.1 权限控制系统数据库表 | 第48-50页 |
4.4.2 数据标准子系统数据库表 | 第50-53页 |
4.4.3 数据模型子系统数据库表 | 第53-56页 |
4.5 确认测试计划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详细设计 | 第58-80页 |
5.1 设计模式 | 第58-60页 |
5.1.1 代理模式及其应用 | 第58-59页 |
5.1.2 命令模式及其应用 | 第59-60页 |
5.2 模块及服务设计 | 第60-72页 |
5.2.1 统计定报模块 | 第60-62页 |
5.2.2 指标口径模块 | 第62-64页 |
5.2.3 专业术语模块 | 第64-68页 |
5.2.4 规章制度管理模块 | 第68页 |
5.2.5 数据标准统计模块 | 第68-69页 |
5.2.6 数据标准日志模块 | 第69页 |
5.2.7 数据模型子系统 | 第69-71页 |
5.2.8 权限控制子系统 | 第71-72页 |
5.3 主要算法分析 | 第72-75页 |
5.3.1 统计定报整合算法 | 第73页 |
5.3.2 指标口径归类算法 | 第73-75页 |
5.4 元数据的转换 | 第75-76页 |
5.5 人机界面设计 | 第76-78页 |
5.4.1 系统响应时间 | 第77-78页 |
5.4.2 用户帮助设施 | 第78页 |
5.4.3 界面设计 | 第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编码与测试 | 第80-90页 |
6.1 编码风格 | 第80-82页 |
6.1.1 编码规范 | 第80-81页 |
6.1.2 命名规范 | 第81页 |
6.1.3 注释风格 | 第81-82页 |
6.1.4 JTEST规范 | 第82页 |
6.2 模块测试 | 第82-85页 |
6.2.1 测试方法 | 第82-83页 |
6.2.2 测试内容 | 第83页 |
6.2.3 测试环境 | 第83-84页 |
6.2.4 测试用例 | 第84-85页 |
6.2.5 测试结果及展示 | 第85页 |
6.3 确认测试 | 第85-88页 |
6.3.1 软件配置项审查 | 第86-87页 |
6.3.2 Alpha测试 | 第87-8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7.1 总结 | 第90-91页 |
7.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作者简历 | 第94-9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