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藏书对学术研究影响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选题原因和意义 | 第12-14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三 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中国私家藏书史概述 | 第19-31页 |
第一节 萌芽与缓慢发展时期 | 第19-24页 |
第二节 私家藏书的勃兴时期 | 第24-27页 |
第三节 私家藏书的繁荣时期 | 第27-31页 |
第二章 私家藏书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 第31-44页 |
第一节 保存古籍 | 第31-36页 |
一 补充国家藏书 | 第31-32页 |
二 保存古籍 | 第32-33页 |
三 整理古籍 | 第33-35页 |
四 刊刻古籍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传承文化 | 第36-41页 |
一 借阅藏书传播文化 | 第36-39页 |
二 贡献藏书发展教育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促进近代图书馆兴起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历代私藏与学者关系的史迹梳理 | 第44-119页 |
第一节 先唐时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唐宋时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47-61页 |
一 唐代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47-52页 |
二 宋代(附金)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52-61页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61-77页 |
一 元代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62-65页 |
二 明代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65-77页 |
第四节 清代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77-104页 |
一 清初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78-83页 |
二 清中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83-100页 |
三 清晚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100-104页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私藏与学者关系梳理 | 第104-119页 |
第四章 私家藏书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分析 | 第119-133页 |
第一节 私家藏书对本人学术研究的促进 | 第119-125页 |
一 王应麟的藏书与《困学纪闻》 | 第120-121页 |
二 马端临的藏书与《文献通考·经籍考》 | 第121页 |
三 胡应麟的藏书与《少室山房笔丛》 | 第121-124页 |
四 孙庆增的藏书与《藏书纪要》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私藏对他人学术成就的铸就 | 第125-128页 |
一 郝经与贾辅万卷楼等 | 第125-126页 |
二 黄宗羲与范氏天一阁等 | 第126-127页 |
三 莫友芝与丁日昌持静斋等 | 第127-128页 |
第三节 私藏对时代学术研究的促发 | 第128-133页 |
一 晁瑮与明代通俗文学 | 第129-130页 |
二 毛晋与《说文解字》 | 第130-131页 |
三 罗振玉与出土文献研究 | 第131-133页 |
结语 | 第133-134页 |
附录 | 第134-139页 |
表一 利用自己藏书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简表 | 第134-137页 |
表二 利用他人藏书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简表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