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分割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文本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分割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简介第16-24页
    2.1 图像预处理简介第16-21页
        2.1.1 图像的灰度化第16-17页
        2.1.2 图像的二值化第17-20页
        2.1.3 图像的倾斜校正第20页
        2.1.4 图像的连通区域第20-21页
    2.2 图像分割简介第21-23页
        2.2.1 图像分割的定义第21-22页
        2.2.2 图像分割方法简介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电子卷宗倾斜校正关键技术研究第24-37页
    3.1 电子卷宗倾斜校正介绍第24-25页
    3.2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电子卷宗的灰度化第25-26页
    3.3 基于OSTU算法的电子卷宗的二值化第26-29页
    3.4 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关键技术第29-35页
        3.4.1 基于Hough变换法的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第29-31页
        3.4.2 基于投影法的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第31-32页
        3.4.3 基于交叉相关性方法的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第32-33页
        3.4.4 基于K-最近邻簇法的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第33-34页
        3.4.5 电子卷宗倾斜角检测方法的性能比较第34-35页
    3.5 电子卷宗的旋转校正关键技术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基于自适应迭代式的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分割的关键技术研究第37-51页
    4.1 基于自适应迭代式的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分割介绍第37-38页
    4.2 电子卷宗自适应行粒度的定义第38-39页
        4.2.1 电子卷宗的行直方图第38-39页
        4.2.2 基于行直方图的电子卷宗自适应行粒度的定义第39页
    4.3 基于自适应行粒度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行分割关键技术第39-43页
        4.3.1 电子卷宗的相邻行相似性第39-40页
        4.3.2 基于自适应行粒度的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行分割第40-41页
        4.3.3 文字行和空白行的筛选第41页
        4.3.4 基于自适应行粒度的电子卷宗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行分割测试第41-43页
    4.4 文字行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列分割关键技术第43-50页
        4.4.1 文字行的列直方图第43-44页
        4.4.2 文字行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列分割第44页
        4.4.3 文字列有无手写体的判断第44-45页
        4.4.4 有手写体的文字列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剥离第45-49页
        4.4.5 文本行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列分割测试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抽象理论可视化教学APP的设计研究--以医用物理学课程为例
下一篇:视网膜血管分割与基于视盘定位的动静脉管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