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2.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目的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侵犯财产类犯罪财产占有之认定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案例引发的争议 | 第10-13页 |
1.基本案情 | 第10页 |
2.分歧意见 | 第10-12页 |
3.争议焦点 | 第12-13页 |
(二)刑法占有理论对案件被害人认定之影响 | 第13-19页 |
1.刑法占有理论的事实性分析 | 第13-16页 |
2.刑法占有理论的规范性分析 | 第16-19页 |
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界分的相关法理探析 | 第19-25页 |
(一)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理论分野 | 第19-20页 |
(二)盗窃行为与诈骗行为区分的客观要素 | 第20-24页 |
1.处分行为的内涵 | 第20页 |
2.处分行为的具体方式是否存在 | 第20-21页 |
3.处分行为是否以转移所有权为必须 | 第21-23页 |
4.处分行为与财产损失的因果关系 | 第23-24页 |
(三)盗窃行为与诈骗行为区分的主观要素 | 第24-25页 |
1.处分意识内涵 | 第24页 |
2.处分意识是否为必要 | 第24-25页 |
三、盗窃罪与诈骗罪区分的特殊形式—间接正犯与三角诈骗 | 第25-30页 |
(一)盗窃罪间接正犯的概念及特征 | 第26页 |
1.盗窃罪间接正犯的概念 | 第26页 |
2.盗窃罪间接正犯的特征 | 第26页 |
(二)三角诈骗的概念及特征 | 第26-27页 |
1.三角诈骗的概念 | 第26页 |
2.三角诈骗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三)三角诈骗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界限 | 第27-30页 |
1.处分能力的区别 | 第27-28页 |
2.处分权限的区分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3页 |
注释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