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大螟对不同品种水稻的适应性及其机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1. 大螟的分布与危害第9-10页
    2. 大螟为害逐年增加第10-11页
    3. 影响大螟种群增长的因素第11-13页
    4. 水稻对水稻螟虫抗性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4.1 品种抗性评价第13-14页
        4.2 植物抗虫性第14-18页
            4.2.1 品种抗性与物理特性第14-15页
            4.2.2 品种抗虫与营养物质第15-17页
            4.2.3 品种抗虫与次生物质第17-18页
    5. 昆虫激素和生殖力的关系第18-20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7.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7.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种群增长的影响第22-31页
    1. 前言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 供试虫源第23页
        2.2 供试水稻第23页
        2.3 试验方法第23-24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3.1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生长发育历期的影响第24-26页
        3.2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存活率、羽化率的影响第26-27页
        3.3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蛹重、单雌产卵量的影响第27-29页
    4.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不同品种水稻抗、感虫物质含量及大螟钻蛀特性比较第31-48页
    1. 前言第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36页
        2.1 供试虫源第31页
        2.2 供试水稻第31-32页
        2.3 试验方法第32-36页
            2.3.1 营养物质测定第32-33页
            2.3.2 次生物质含量测定第33-34页
            2.3.3 大螟为害前后不同品种水稻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4-35页
            2.3.4 形态特征测定第35页
            2.3.5 幼虫钻蛀行为观察第35-36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46页
        3.1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中可溶性糖、蛋白含量比较第36-37页
        3.2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第37-39页
        3.3 不同水稻品种硅含量与幼虫钻蛀特性第39-40页
        3.4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中次生物质含量比较第40-43页
        3.5 大螟为害前后不同品种水稻体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第43-46页
            3.5.1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内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43-44页
            3.5.2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第44-45页
            3.5.3 不同水稻品种茎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45-46页
    4.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水稻品种对大螟激素和卵黄蛋白的影响第48-55页
    1. 前言第4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2.1 供试虫源第48页
        2.2 供试水稻第48-49页
        2.3 试验方法第49-50页
            2.3.1 保幼激素测定第49页
            2.3.2 蜕皮激素测定第49页
            2.3.3 卵黄蛋白测定第49-50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5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3.1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保幼激素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3.2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蜕皮激素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3.3 不同水稻品种对大螟卵黄蛋白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夜蛾人工饲养及防治技术研究
下一篇:种稻大户新农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