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甘蓝夜蛾人工饲养及防治技术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甘蓝夜蛾的研究第9-11页
        1.1.1 甘蓝夜蛾的形态特点第9页
        1.1.2 甘蓝夜蛾的生物学特性第9-10页
        1.1.3 甘蓝夜蛾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第10-11页
    1.2 不同寄主植物对甘蓝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1-12页
    1.3 甘蓝夜蛾室内大规模人工饲养技术第12页
    1.4 甘蓝夜蛾植物源信息化合物的研究历程第12-16页
        1.4.1 国内外有关昆虫植物源信息化合物的研究第13页
        1.4.2 昆虫初孵幼虫行为选择的研究第13-14页
        1.4.3 昆虫信息化合物活性测定技术第14-16页
2 引言第16-1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3.1 不同寄主植物对甘蓝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7页
        3.1.1 供试材料第17页
        3.1.2 目标昆虫第17页
        3.1.3 饲养方法第17页
    3.2 甘蓝夜蛾室内人工饲养技术第17-18页
        3.2.1 人工饲料的制作第17页
        3.2.2 饲养流程第17-18页
        3.2.3 配方设置第18页
        3.2.4 数据记录第18页
    3.3 甘蓝夜蛾初孵幼虫行为选择第18-19页
        3.3.1 供试材料第18页
        3.3.2 试验方法第18-19页
            3.3.2.1 单纯挥发物处理第18页
            3.3.2.2 寄主存在环境下植物挥发物药效测定第18页
            3.3.2.3 植物挥发物与寄主植物的对比第18-19页
        3.3.3 数据分析方法第19页
    3.4 甘蓝夜蛾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化合物筛选第19-20页
        3.4.1 供试材料第19页
        3.4.2 试验方法第19-20页
            3.4.2.1 植物挥发物对甘蓝夜蛾停留时间选择次数的比较第19-20页
            3.4.2.2 流量对植物挥发物对甘蓝夜蛾停留时间停留次数的影响第20页
            3.4.2.3 植物挥发物对甘蓝夜蛾反应率和诱集率的比较第20页
    3.5 甘蓝夜蛾3龄幼虫的几种药剂毒力测定第20-22页
        3.5.1 供试材料第20页
        3.5.2 试验方法第20-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4.1 油菜、菠菜等不同寄主植物对甘蓝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结果第22页
    4.2 甘蓝夜蛾室内大规模人工饲养技术的探究结果第22页
    4.3 甘蓝夜蛾初孵幼虫对植物源引诱化合物的行为选择测定结果第22-25页
        4.3.1 甘蓝夜蛾初孵幼虫在不同配对组中的选择频次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4.3.2 单一药剂作用结果与分析第23-24页
        4.3.3 寄主植物存在时引诱效果第24-25页
        4.3.4 药剂与寄主植物的对比效果第25页
    4.4 甘蓝夜蛾成虫的几种植物源引诱活性化合物筛选结果第25-29页
        4.4.1 不同药剂在相同流速下停留时间与选择次数的结果对比分析第25-26页
        4.4.2 流速对药剂效果的影响第26-28页
        4.4.3 不同植物挥发物对甘蓝夜蛾反应率与诱集率的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4.5 甘蓝夜蛾3龄幼虫的几种毒理测定结果第29-31页
        4.5.1 甲维盐等几种杀虫药剂对甘蓝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1-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ABSTRACT第39-41页
附:室内饲养及试验过程中的照片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物杀线虫剂不同浓度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效和植株促长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大螟对不同品种水稻的适应性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