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抑制预均衡与协作空时预编码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图表索引第15-17页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表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1页
    1.1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类型与干扰特性第18-19页
    1.2 基于干扰抑制的预均衡与协作预编码研究现状第19-27页
        1.2.1 符号间干扰与发送端预均衡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组网场景下的共道干扰与协作预编码研究现状第20-26页
        1.2.3 高移动性场景中多小区协作预编码第26-2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思路、主要贡献与论文内容组织第27-31页
第2章 基于有限域变换的单链路预均衡第31-48页
    2.1 研究背景第31-32页
    2.2 基域Hartley变换第32-33页
    2.3 基于BHT的预均衡传输第33-40页
        2.3.1 有限域信道建模第34-37页
        2.3.2 信道预均衡发射机设计第37-39页
        2.3.3 信道预均衡接收机设计第39-40页
        2.3.4 发送信号无插零的全速率传输第40页
    2.4 多径信道预均衡方案的性能分析第40-42页
        2.4.1 分集度分析第40-42页
        2.4.2 抗载波频率偏差分析第42页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小区内多中继协作空时预编码第48-61页
    3.1 研究背景第48-49页
    3.2 小区内多中继协作系统模型与传输协议第49-51页
        3.2.1 系统模型第49-50页
        3.2.2 多中继协作传输协议第50-51页
    3.3 TH预编码与干扰对齐多中继联合预编码方案第51-54页
        3.3.1 第一跳TH预编码第51-52页
        3.3.2 第二跳干扰对齐协作预编码第52-54页
    3.4 TH预编码与干扰对齐多中继联合预编码方案的性能分析第54-56页
        3.4.1 基站服务用户遍历容量分析第54-55页
        3.4.2 中继服务用户遍历容量分析第55-56页
    3.5 TH预编码与干扰对齐联合预编码方案的仿真分析第56-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多小区协作空时预编码第61-73页
    4.1 研究背景第61-62页
    4.2 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模型与传统干扰对齐第62-63页
        4.2.1 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模型第62页
        4.2.2 传统干扰对齐方案第62-63页
    4.3 基于干扰对齐与预删除的多小区多用户协作预编码第63-66页
        4.3.1 小区内信道块下三角化第63-64页
        4.3.2 小区间干扰对齐与抑制第64页
        4.3.3 小区内干扰预删除第64-65页
        4.3.4 预编码矩阵优化第65-66页
    4.4 基于干扰对齐与预删除的多小区协作预编码性能分析第66-68页
        4.4.1 遍历信道容量分析第66-67页
        4.4.2 误符号率与中断概率分析第67-68页
    4.5 基于干扰对齐与预删除的多小区协作预编码性能仿真与分析第68-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多小区协作非相干空时预编码第73-86页
    5.1 研究背景第73-74页
    5.2 多小区协作非相干空时预编码第74-75页
        5.2.1 系统模型第74页
        5.2.2 多小区酉空时信号描述第74-75页
        5.2.3 多小区酉空时传输最大似然接收机第75页
    5.3 多小区协作非相干空时预编码性能分析第75-79页
        5.3.1 一般情况第76-77页
        5.3.2 特殊情况第77-79页
    5.4 多小区协作非相干传输信号集优化第79-81页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1-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时频双选衰落信道下的多小区协作预编码第86-99页
    6.1 研究背景第86页
    6.2 频率选择信道下的多小区干扰模型与预编码设计第86-88页
    6.3 频率选择信道下的接收机设计第88-90页
        6.3.1 线性接收机第88-89页
        6.3.2 最大似然接收机第89-90页
    6.4 时频双选信道下的信号结构与接收机设计第90-95页
        6.4.1 时频双选衰落信道模型第90-91页
        6.4.2 双选信道下的最大似然接收机与嵌入式导频信道估计第91-92页
        6.4.3 信道估计MSE分析与导频序列设计第92-95页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95-97页
    6.6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2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99-100页
    7.2 今后工作展望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和完成的论文第112-114页
主研的科研项目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切换控制系统鲁棒有限时间滤波与状态估计
下一篇:产业组织结构机制和信息影响企业行为与绩效的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