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1章 慈善伦理教育及其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 | 第13-30页 |
1.1 慈善伦理教育的界定 | 第13-18页 |
1.1.1 慈善与慈善伦理的概念 | 第13-16页 |
1.1.2 慈善伦理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6-17页 |
1.1.3 慈善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17-18页 |
1.2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 第18-25页 |
1.2.1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内容 | 第18-23页 |
1.2.2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特点 | 第23-25页 |
1.3 慈善伦理教育在中学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 | 第25-30页 |
1.3.1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26-27页 |
1.3.2 有利于以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领校园文化 | 第27-28页 |
1.3.3 有利于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风气 | 第28-30页 |
第2章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30-37页 |
2.1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2.1.1 慈善伦理教育内容在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体现 | 第30-32页 |
2.1.2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实现形式 | 第32-33页 |
2.1.3 中学生慈善行为纳入综合素质评估体系 | 第33-34页 |
2.2 中学慈善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34-37页 |
2.2.1 学校缺乏科学系统的慈善伦理理念教育 | 第34-35页 |
2.2.2 学校慈善伦理教育活动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 | 第35页 |
2.2.3 学校慈善伦理教育实施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5-37页 |
第3章 中学开展慈善伦理教育的路径 | 第37-47页 |
3.1 整合教育资源,普及慈善理念 | 第37-39页 |
3.1.1 发挥教师在慈善伦理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 第37-38页 |
3.1.2 将慈善伦理教育渗透到德育学科当中 | 第38-39页 |
3.1.3 开设专门的慈善伦理教育课程 | 第39页 |
3.2 搭建实践平台,引领慈善行为 | 第39-42页 |
3.2.1 利用学生社团引领校园慈善活动 | 第40-41页 |
3.2.2 在志愿者服务中践行校外慈善行为 | 第41-42页 |
3.3 借助家庭要素,形成家校合力 | 第42-44页 |
3.3.1 开设家长课程发挥家长榜样作用 | 第42-43页 |
3.3.2 在家庭日常教育中培育学生慈善行为 | 第43-44页 |
3.4 健全保障机制,实施慈善伦理教育 | 第44-47页 |
3.4.1 积极建立中学慈善伦理教育制度的落实机制 | 第44-45页 |
3.4.2 建立中学生品德评价和教师慈善行为激励机制 | 第45页 |
3.4.3 有针对性的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