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1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法制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16-24页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法制思想 | 第16-18页 |
1.1.1 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 | 第16-17页 |
1.1.2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第17-18页 |
1.2 中华传统民族法制思想 | 第18-20页 |
1.2.1 中央建制 | 第18-19页 |
1.2.2 地方建制 | 第19-20页 |
1.3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族法制思想 | 第20-24页 |
1.3.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 | 第20-21页 |
1.3.2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第21-23页 |
1.3.3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第23-24页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法制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24-32页 |
2.1 民族法制思想的恢复与发展(1979-2001) | 第24-27页 |
2.1.1 “82宪法”的制定与民族法制的恢复 | 第24-25页 |
2.1.2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出台 | 第25-26页 |
2.1.3 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 | 第26-27页 |
2.2 民族法制思想的调整与深化(2001-2012) | 第27-29页 |
2.2.1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与完善 | 第27-28页 |
2.2.2 《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条例的出台 | 第28页 |
2.2.3 系列助推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 | 第28-29页 |
2.3 民族法制思想的新突破(2012-2018) | 第29-32页 |
2.3.1 强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 第29-30页 |
2.3.2 重新界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第30-31页 |
2.3.3 强调依法处理民族事务 | 第31-32页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2-40页 |
3.1 关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 | 第32-35页 |
3.1.1 着重坚持“两个结合” | 第32-33页 |
3.1.2 坚持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 第33-34页 |
3.1.3 强调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 第34-35页 |
3.2 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思想 | 第35-36页 |
3.2.1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 | 第35-36页 |
3.2.2 完善民族关系的法律调节方式 | 第36页 |
3.3 关于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 | 第36-37页 |
3.3.1 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 | 第36-37页 |
3.3.2 坚持国家帮助与少数民族自我发展相结合 | 第37页 |
3.4 关于保障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思想 | 第37-40页 |
3.4.1 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必要性 | 第38页 |
3.4.2 注重保障城市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 第38-40页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法制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0-45页 |
4.1 民族法制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0-42页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40-41页 |
4.1.2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第41页 |
4.1.3 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理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第41-42页 |
4.2 民族法制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2-45页 |
4.2.1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 | 第42-43页 |
4.2.2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 第43页 |
4.2.3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