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 研究背景第9-1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9页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第9-11页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第11-12页
   ·教学评价第12页
 2. 问题提出及目标第12-13页
 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第13-15页
   ·国内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第13-14页
   ·国外及其他地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第14-15页
 4. 研究设计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步骤第15-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7-26页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第17-19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第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第17-19页
 2.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第19-20页
 3. 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0-22页
   ·教学评价的概念第20-21页
   ·教学评价的原则第21-22页
   ·教学评价的模式第22页
 4.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与方法第22-26页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程序第22-23页
   ·指标筛选和权重分配的方法第23-24页
   ·教育评价基准的制定第24-26页
第三章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35页
 1.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第26-27页
 2.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第27-31页
   ·确定一级指标项第27-28页
   ·发散阶段第28页
   ·收敛阶段第28-31页
 3.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1-35页
第四章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及实施第35-40页
 1. 实施中所使用的统计方法第35页
 2.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测验第35-37页
   ·重测信度第35-36页
   ·评分者信度第36-37页
 3.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测验第37-40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第40-42页
 1. 研究的结论第40页
 2. 研究的不足第40页
 3. 研究的展望第40-42页
   ·继续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第40-41页
   ·跟踪教师成长第41页
   ·指标体系内部相关关系的研究第41页
   ·指标体系评价反馈的研究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52页
 附录一 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第44-48页
 附录二 广州市番禺区课堂教学评价表第48-49页
 附录三 芬兰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第49-51页
 附录四 访谈提纲第51-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及解决策略
下一篇:基于三元智力理论的PBL模式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