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对氯苯胺的危害与处理技术 | 第10-11页 |
1.2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1-14页 |
1.3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 第14-18页 |
1.3.1 热活化法 | 第15页 |
1.3.2 电化学还原 | 第15-16页 |
1.3.3 光活化法 | 第16页 |
1.3.4 脉冲辅解活化 | 第16-17页 |
1.3.5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法 | 第17页 |
1.3.6 其他活化方法 | 第17-18页 |
1.4 铁系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 | 第18-19页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有氧条件下黄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PCA的自由基产生机理和作用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4 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3.1 有氧条件下PCA在不同体系降解 | 第27-28页 |
2.3.2 有氧条件对黄铁矿/过硫酸盐降解PCA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体系中自由基种类及作用 | 第29-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有氧条件下黄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对氯苯胺的影响因素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5-41页 |
3.3.1 初始pH值对PS/FeS2体系降解PCA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2 FeS2投加量对PCA降解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过硫酸盐初始浓度对PCA降解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4 反应温度对FeS2/PS降解PCA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弱磁场强化黄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对氯苯胺 | 第42-50页 |
4.1.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4.2.4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4.3.1 弱磁场对黄铁矿/过硫酸钠降解PCA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弱磁场与FeS2投加量对黄铁矿/过硫酸铵降解PCA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3 弱磁场与初始pH对黄铁矿/过硫酸钠降解PCA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有氧条件下络合剂对黄铁矿降解对氯苯胺影响 | 第50-60页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1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5.2.4 分析方法 | 第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5.3.1 络合剂对PCA降解的影响 | 第52-56页 |
5.3.2 络合剂与不同黄铁矿投加量对PCA降解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3 初始pH对PCA降解的影响 | 第57-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