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柠檬醛合成紫罗兰酮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3-27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紫罗兰酮的合成工艺路线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以山苍子油为原料第13-14页
        1.2.2 以环柠檬醛为原料第14页
        1.2.3 以异构体α-、γ-紫罗兰酮为原料第14页
        1.2.4 以氯代异戊烯为原料第14-15页
        1.2.5 以甲基庚烯酮为原料第15页
        1.2.6 以脱氢芳樟醇为原料第15-16页
        1.2.7 以2,6,6-三甲基环己酮为原料第16-17页
        1.2.8 以2-甲基-3-丁炔-2-醇为原料第17页
    1.3 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合成假紫罗兰酮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合成机理第17-18页
        1.3.2 固体碱催化剂在假紫罗兰酮合成中的应用第18-19页
    1.4 假紫罗兰酮环化合成紫罗兰酮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1 合成机理第19-20页
        1.4.2 固体酸催化剂在紫罗兰酮合成中的应用第20-21页
    1.5 紫罗兰酮的深加工产品研究进展第21-25页
        1.5.1 合成β-环柠檬醛第22页
        1.5.2 合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第22页
        1.5.3 合成β-胡萝卜素第22-23页
        1.5.4 合成维生素A第23页
        1.5.5 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第23-24页
        1.5.6 合成5,6-环氧-β-紫罗兰醇第24页
        1.5.7 合成4-乙酰氧基β-紫罗兰酮第24页
        1.5.8 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第24页
        1.5.9 合成紫罗兰酮基查耳酮第24-25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第25-27页
        1.6.1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第25-26页
        1.6.2 课题的创新点第26-27页
2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7-36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7-28页
    2.3 仪器及设备第28页
    2.4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制备第28页
    2.5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活性检测第28-29页
    2.6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碱强度测定第29-30页
    2.7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页
    2.8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外光谱分析(FTIR)第30页
    2.9 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2.9.1 KNO_3负载量对假性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30-31页
        2.9.2 浸渍时间对假性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31页
        2.9.3 焙烧温度对假性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31-32页
        2.9.4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第32-33页
        2.9.5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碱强度测定第33页
        2.9.6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FTIR分析第33-34页
        2.9.7 催化剂KNO_3/Al_2O_3的XRD分析第34-35页
    2.10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固体碱KNO_3/Al_2O_3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工艺研究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36页
    3.3 仪器与设备第36-37页
    3.4 合成实验第37页
    3.5 产物的GC-MS检测第37页
    3.6 产物的FTIR检测第37页
    3.7 产物的UV检测第37页
    3.8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3.8.1 反应时间对假性紫罗兰酮产率的影响第37-38页
        3.8.2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3.8.3 丙酮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3.8.4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3.8.5 合成反应的正交试验第41-43页
        3.8.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反应的影响第43页
        3.8.7 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第43-45页
        3.8.8 假紫罗兰酮的紫外光谱分析第45页
        3.8.9 假紫罗兰酮的FTIR分析第45-46页
    3.9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催化剂SO_4~(2-)/TiO_2的制备工艺研究第48-57页
    4.1 前言第48页
    4.2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48页
    4.3 仪器及设备第48-49页
    4.4 催化剂SO_4~(2-)/TiO_2的制备第49页
    4.5 催化剂SO_4~(2-)/TiO_2活性检测第49-50页
    4.6 催化剂SO_4~(2-)/TiO_2的酸强度测定第50-51页
    4.7 催化剂SO_4~(2-)/TiO_2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1页
    4.8 催化剂SO_4~(2-)/TiO_2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51页
    4.9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4.9.1 硫酸浸渍浓度对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51-52页
        4.9.2 硫酸浸渍时间对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52页
        4.9.3 焙烧温度对紫罗兰酮的产率的影响第52-53页
        4.9.4 催化剂SO_4~(2-)/TiO_2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第53-54页
        4.9.5 催化剂SO_4~(2-)/TiO_2的酸强度测定第54页
        4.9.6 催化剂SO_4~(2-)/TiO_2的XRD分析第54-55页
        4.9.7 催化剂SO_4~(2-)/TiO_2的FTIR分析第55-56页
    4.10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SO_4~(2-)/TiO_2催化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合成紫罗兰酮的工艺研究第57-68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7页
    5.3 仪器及设备第57页
    5.4 合成实验第57-58页
    5.5 产物的GC-MS检测第58页
    5.6 产物的FTIR检测第58页
    5.7 产物的UV检测第58页
    5.8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5.8.1 反应时间对紫罗兰酮产率的影响第58-59页
        5.8.2 溶剂用量对紫罗兰酮产率的影响第59-60页
        5.8.3 催化剂用量对紫罗兰酮产率的影响第60-61页
        5.8.4 合成反应的正交试验第61-63页
        5.8.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反应的影响第63页
        5.8.6 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第63-65页
        5.8.7 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第65-66页
        5.8.8 反应产物的FTIR分析第66-67页
    5.9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苯甲烷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与气体选择性吸附研究
下一篇:LiFePO4/石墨烯/碳纳米管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